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99 阅读

1.目前宜特订单同比增长趋势变化不大,疫情对2月份有影响,公司上半年保持稳健发展。

2.20年海思委外份额原计划大幅增长,目前美国华为事件不明朗,长期来看华为转内购会提高检测要求,对国内ic设计公司有贡献。

3.公司未来看好前端可靠性业务,未来将受益于车用电子发展,提升可靠性检测要求,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市场空间广阔。


欢迎交流公司近况,更多详情、模型资料请联系我们:

李 哲136-8180-5643/崔逸凡176-2118-4886


公司经营

行业一般投入产出比情况?

平均所有设备加总,1元设备投入大约产出1.2-1.3元平均值。

 

宜特2亿收入340人,人均收入比苏轼本部低,行业理想人均创收水平空间?

我们服务三大板块:可靠性、失效、晶圆材料分析,行业天花板不好判断无法对标,产业是94年台湾宜特董事长开创的,国外早期都是关门自己做ic设计、晶圆。欧美日台发展集成电路30年,国内14年正式投入开始,现在是发展最大机会,我们也是在19年选择内资化,16-18年国内ic设计前十大客户2-10名合计不超过第1名,14年国内ic设计公司300多家,19年1780家,国内还是起步阶段。中美贸易战会有影响,但是半导体中长期不会放弃。

 

我们产品有无季节性?

国内没有季节周期,全球半导体10年一个周期,国内5年都保持5-15%增长。还是看国内需求趋势,一直往上走5-15%,国内疫情中集成电路产业影响最小。


这几年增速快,为什么台湾愿意剥离大陆宜特?

14年来上海宜特收入300w/月、一年3kw,2019年做到2亿,营收成长很快是台湾愿意独立原因之一,但是还没到大量回收期,再往好的趋势发展。

 

行业一般利润率水平?后续我们上升空间?

行业平稳净利率20-30%。现在主要是大量投入、市场因素干扰,目前我们利润率还有距离。

 

我们目前设备采购进口有无限制?之前5nm设备买回来没有?

美国目前还没有限制设备,机器可以进、美国商务部可以批准,要看国内客观环境。

 

我们目前4月订单情况如何?

没有太大变化,和去年同期比一样,都是5-15%增长。疫情在2月份、配合年假会有影响。上半年来看还是稳健发展,只有2月有明显变化。现在最大干扰因素是美国华为事件,要等3个月之后就会知道结果。


业务发展

公司三块业务是否有先后顺序,后续还会继续拓展吗?

公司三块业务同时上,因为客户对象不同。晶圆材料分析对应fab、装备制造厂(装备开发几nm工艺设备需要证明他们能达到标准),封测厂我们服务最少。


公司可靠性分析、失效分析未来发展空间?

我们主力在ic设计,他们开发工程验证阶段需要找第三方看设计、封装有无问题,量产阶段不一样。 国内ic设计公司规模越大、越重视质量,我们就越来越好。现在国内只有华为海思量产入库,包括华为海思自购芯片只要入库房,就抽出来给宜特,和封测厂报告不吻合就会查。

 

14年宜特收入比例服务失效分析80%、可靠性20%(其中海思半导体19%)。目前国内手机厂家接触下来,质量、可靠性最靠谱的还是华为,2020年以来华为海思研发投入80%投入前端可靠性工程,20%处理卖给华为后出问题的失效分析,和14年相比变化大。前端可靠性花1块钱,未来可以节省后端失效16块钱。


我们业务领域有无细分领域没做?未来下游应用领域判断?

还有领域没做,可靠性业务我们是国内第一。未来几年可靠性业务会是主力,短期主要是有车用电子,长期国内质量观念转变还需要时间。我们可靠性产能主要供华为,有时候也会适度调整,也会给地平线、大疆、紫光、寒武纪等重点客户。

 

市场格局

全球都没有检测公司,如何评判我们专业性?

我们可以做到5nm,集成度越高越复杂。

 

我们和胜科、宏康差异有多大?

行业主要看产能、技术、交期、质量,华为第一就是看质量,每一季对第三方实验室总体质量评验设kpi,会优先列供应商首选,海思也在乎总体质量交给华为不能有问题。我们连续六季在华为排名第一,内资化以后优势更明显。

  

检测其他厂商要进入我们如何看待?

华测和苏轼比较像,服务项目比苏试多,他是化学分析起家。广5所、赛宝先进封装过不去,去年我们产能拥挤,海思部分转出给胜科、5所,2-3月后又回到宜特。

 

未来检测市场空间扩大,封装厂是否会限制我们?

他们赚钱的核心不在工程验证段,主要是为了批量生产去做,不会为了一小块停线切检验,停线还要调整参数,没有经济效益。对我们来讲是服务的一环,切割、连接、引线、封装才能测试性能有无问题,少量多样,如果有问题我们就帮设计厂线路修补正常。设计厂会开始小量投片,然后进行一系列设计可靠度、封装可靠度等,发生问题又要回来改知道最终通过量产,封测厂接手。


看5-10年市场空间能做到多大体量?

之后燃油车停售新能源汽车+自主驾驶,未来20年内市场空间会高速再制造。奥迪、宝马说2025年一台车7000-10000个半导体元器件。国内之前国外进口半导体2万亿,未来替代进口空间很大。汽车目前国内还在萌芽阶段,目前海思更重视可靠性、其他客户相对薄弱但比14年好很多,有转变就觉得有机会。没有中美事件影响20年华为海思委外翻倍增长,如果1780家10年内有20家能走向这个规模就会100亿以上。


中美关系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我们需求影响情况?

半导体设计最终还是要终端市场应用,国内规模经济大有优势,中美贸易战有影响但是我们审慎乐观。早期台积电100%都是美国技术,现在台积电有很多ip是自己,美国商务部25%条例台积电照卖,改成10%台积电还是卖,台积电现在ip技术就3-4%。我们觉得发展越慢对我越有利,技术越不到位,问题就越多。


今年华为国产化会加快我们产能吃紧,宜特未来产能、营收什么水平?

我们今年产能扩张有所放缓,如果没有华为事件去年底就全面规划,现在华为美国不明朗,华为转内购会对中国ic设计公司有贡献,海思针对工程开发段的质量管理全面导入供应链,会提高检测要求。但是美国对华为也有影响,但拉长来看还是要发展,华为去年为了车辆、5g向联合国提出ip6。

 

现在我们产能问题短期就是华为入库抽测,我们先进封装在华为分为1-6等级,6就是台积电的标准,国内只有我们能做。今年对于入库抽测我们全数投入,5nm线路修改也投入,可靠度工程投了一半,还有另外开发的内容。

 

收入目标上半年来看我们审慎乐观,事件对华为影响最大应该是在一年以后,中国三大电信5g基地,华为下单多、台积电在协调产能,3个月缓冲期下的都是7nm、5nm。还要看国家之间政策大趋势,去年到今年规划我们做了一半,做的是华为海思最急需的部分。


华为美国事件,华为改设计对我们有无影响?

对我们没有太大影响,他们改设计14nm给中芯国际,我们都是向下覆盖,我们能做5nm其他都能做。最差情况海思做不下去,要把7nm变成14nm,一颗集成要做5颗,性能上会有一些影响,但第三方验证角度来看需求ic越多越好。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99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99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99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99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99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99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99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99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99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99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784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