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63 阅读

药明生物IR团队王总和申总

 

大家好,简单和大家汇报下19年情况,市场情况。

n  我们目前是生物药领先公司,经营段来看,250个综合项目,占全世界生物药1/7规模;去年增加59个,58个是早期项目,根据投行报告,去年全球总共新增200个,我们在增量市场中是占据1/3,处于领先位置。2019年,16个项目进入临床III期,相比18年底增加了3个。我们的模式“follow the molecule”,后期滚雪球收入越来越高。Backlog体量接近80亿,去年营收39.84亿人民币,业务持续稳健趋势。

n  我们也进行了快速产能投入,投资了疫苗制剂工程,去年投资收购了拜尔一个制剂工程,完成了美国土地购置,扩张海外布局,2020之后全球产能达到28万,由于疫情我们目前产能扩建受到部分影响。总人员超过5666人,科学家团队达到2500名,今年继续扩大人员,预计增加1000名科学家。目前有近500名员工从事新冠相关项目工作,预计今年底在新冠项目人员增加。

n  财务段来说,去年我们达到最好数据,营收40亿,经调整净利润超过30亿,30.2%是个领先的数字。得益于我们强大的技术部门平台。去年收到超过550万里程碑收入,增加了83.7%,(由于收入节点的增加),大幅改善了我们margin数据。我们持续在早期研发段,中期生产,后期商业化优化各个阶段不断优化,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公司的一个亮点。去年我们现金结余超过62亿。今年预计capex45亿,包括收购德国工厂,+7亿人民币支持疫苗生产。上半年资本开支少,下半年随着疫情解除会加快,明年50亿。今明两年95亿,今年少的话明年多一点。随着工厂完成,CAPEX之后会逐渐下降。

n  19年底,两个项目经历了完整的lifecycle,充满验证了我们follow the molecule的模式。由于新冠影响,本来Q1有个FDA申报检查,目前delay,也在进一步沟通。药明的客户续签率是非常高的,老客户新项目续签率是超过80%,验证了我们的quality和速度。新项目贡献收入不到8%,说明我们大部分收入贡献来自后期阶段的推进,有的投资者担心新项目收入贡献恶化,但这个数字可以看的出我们的风险抵抗能力。这次应对疫情,我们新冠项目增加到15个,非新冠项目保持稳健。目前还是以和北美为主的战场,其次是中国(1/3),我们在欧洲也看到了快速的增长趋势,过去5年CAGR超过160%。

n  最后汇报下新冠影响情况,一个是FDA现场核查延迟对GSK的PD-1申报进度影响。另一个影响是2月份运营损失,因为成本持续增加,员工复工后生产效率比正常时是下降的,我们之后会通过各方面补回来。正面的情况就是15个新增的新冠项目,非新冠项目的增长趋势目前没有看到下滑的趋势。6/18会开发投资者开发日,届时公司会邀请各个业务head和大家进行深入探讨。

 

Q&A环节:

Q: 关于疫情公司有没有最新update,前面关于原材料的采购是否充足?请公司判断下对当前和明年收入,订单,backlog的影响如何以及应对方案?另一块关于中美关系的走势,公司如何判断,对未来客户/订单的增加有何影响?

A: 中国和海外总是有个时间差,所谓危机,有危有机。因为中国以前有非典管理经验,我们2月预见到之后会对采购有限制,我们当时就加大了采购订单,存了6个月库存,甚至4月我们预见到疫情延长的影响,我们就把核心原材料采购量提升到9个月。此次疫情,国外客户对我们的反馈非常positive。我们很多公司是biotech公司,没有这方面经验,我们此次积极分享了很多我们应对经验,树立了我们药明生物有担当的形象,加强了和客户的联系。目前我们无法给与关于新冠的一个专业走势专业判断,基于国内外热门专家的判断,此次新冠很有可能逃过夏季,在秋冬季开始第二波,如果是这个趋势,未来临床上对新冠治疗药物的需求将剧增,我们一些药处于全球新冠药物研发第一梯队,最快的可能8月能研发出来,不同客户对于临床药品需求预测差别非常大。新冠特殊性在于传染性特别强,今年下半年趋势还在的话,新冠相关药品临床2期样品量可能会相当于普通药3期的样本量,那么将带来可观销售收入。我们目前希望尽到我们的社会责任,帮助到全球新冠药物研发进度的推进。目前我们的能力较好,500人研究团队。去年产能达到52000升。现在疫苗CDMO的需求非常迫切,所以很多客户来找到我们,那么同样我们也要考量同步改造疫苗生产设施,我们作为全球领先CDMO公司,我们需要去做这个事来回馈社会,我们希望此次应对疫情之中,我们可以参与进去,加强我们在全球CDMO的市场地位。如果我们能拿到一定的新冠订单,不光能加强我们下半年的销售增长,同时能锻炼我们的团队,巩固我们的实力。

 

关于中美关系,今年处于选举年,我们预计接下来一定会看到很多摩擦,这都在预期之内,我们药明生物觉得最重要的是搭建好我们的平台,那么客户在选择的时候,不会首先看到政治,而是我们的研发能力。我们去年搭建了爱尔兰的生产基地,今年预计在美国东部的几个城市搭建产业链,完善中国+海外的全产业链,也能帮助未来如果风险出现,我们可以更灵活的为客户调整生产线,让客户看到我们的实力。另一个方面,学生物的scientist我们主要考虑的还是药的研发,而不是政治因素,那么我们有信心美国客户看到我们的实力后会选择我们,我们整体上能够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目前大局势是偏向开发,我们选择“两条腿走路”,如果客户觉得没有问题,我们就用中国的团队来生产,如果客户担心风险,我们也能转移到海外来生产。

 

Q:对收入的确认方式怎么样的?明年由于项目推迟对milestone,CMO royalty带来的收入影响如何,想了解下大概方向?

A: 收入预测相对保守,还是建议大家调低预测,但其实我们的财务表现还是不错的。新冠的影响是存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弥补回来,那么一方面就是15个新签的项目,但签单不意味着立刻的收入确认,我们基本是项目制,我们需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我们的工作,给客户确认才能确认收入,这个是有个时间过程的。今年签的项目理论上明年才能确认收入,有个delay,但考虑到现在新冠的情况,有些新冠项目是能在今年下半年产生收入(upside),但实际上是否能弥补还需要我们看到整体的数据趋势,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先把收入预测调低,等之后有更全面的信息再调整,今年上半年收入会比较波动,下半年会比较好,全年预计“前低后高”,全年来说我们还是维持和前面稳定的增速。

另外关于milestone这个要看客户的进度,由于上半年全球影响可能会delay2-3个月,但原先我们就考虑到这方面因素保守预计20-30%了,但这个收入总体是确认的,只是确认时间点的问题,今年的收入如果受到影响,明年就相应会补回来,milestone增速不是线性的,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Royalty我们是没有把它作为模型的重点预测,因为不确定因素较多,我们更多把它作为bonus,我们主要是看milestone,因为只需要确认时间。GSK的PD-1之后获批了收益可以期待,PD-1作为大药,市场规模较大,三家企业去年PD-1上市就销售额分别达到近10亿,市场还是很可观的,未来产品卖的好的话能也给我们能带来好处,若能获批将成为我们第一个拿royalty的项目

 

Q: 公司28万产能的释放节奏?是否会根据客户订单来进行产能调整?全球生物药CDMO公司希望达到的行业目标?

A: 去年收入达到全球5+%,未来希望达到10%;目前28万升产能目标,由于疫情影响,原来我们今年有36000升产能能投产,现在要延期到明年。中长期我们还是要把28万升做出了,我们28万升生产计划是考虑到长期的timeline和生产计划,我们看好全球生产外包的需求来匹配我们的产能释放节奏,未来还是能够消耗这个容量的,只有CDMO有足够大的生产容量,才能支撑生产需求,进入良性循环。

 

Q: 公司未来在欧洲的竞争格局,和竞争对手的差异在哪?

A: 这几年我们越来越有信心了,美国是生物药的前沿,欧洲紧随其后的,这几年做的风生水起,这几年我们签了很多欧洲订单,他们也是看重了我们CDMO研发能力,BI和Lonza优势在于生产,那么客户如果产能够了就不大会考虑BI他们。BI现在也想转型做pharma,之前收购了一个biotech公司,这家公司在我们这边做的,相当于BI是我们的客户。Lonza的问题是他们比较傲慢的,不大和biotech小公司合作,而我们就对这些公司比较友好,未来可以抢占这个市场份额。未来当我们的产能发展足够,也会寻求机会来和big pharma来寻求机会合作,目前全球还处在整合阶段,任何机会都能让我们进一步占据全球市场份额,欧洲只是我们战略发展的一部分,我们的优势在于中国市场的绝对领先,和未来北美市场的发展。

 

Q: 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决定和中国脱钩,为何不会对公司影响?

A: 若干年前,中国学biotech要出国留学管控非常严格,但现在全球技术的发展,技术变成药物的阶段已经是末端了,技术参考大多都公开的,biotech不等于biologics,我们处于技术应用于商业化末端,采用的都是公开的技术。所谓的高科技不等于生物药的研发和上市。我们所有的合作都是和客户讨论好再进行,所以不会直接影响到我们。

 

Q: 生物制药CDMO是否有周期性?

A:不太显著,制药行业来说,创新药制药机会新靶点机会都是来自生物领域。Gilead这个公司以前也出过很多爆款药物,现在也转去做生物药了,生物研发是正当时,这个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物药还在一个较好的赛道,所以我们现在基于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乐观预测,加大了我们的capacity,为未来发展做准备。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63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63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63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63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63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63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63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63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63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63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390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