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54 阅读

公司概况

芯源微2002年成立,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发起创立的。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也是新风机器人的创始股东。芯源微公司02年创立至今已有18年。主营业务是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光刻工序的涂胶显影设备和单片式湿法设备。主要客户现在包括上海吉塔、株洲中车、青岛新人。圆片级封装这一块,台基电、长电科技,光电领域的华灿光电都是我们行业的领先的企业。行业定位,我们是连续获评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10强,连续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当前授权专利185项,起草制定行业标准两项。 

当前公司规模,员工大概350人,2019年底的收入是2.1亿。2019年底芯源微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是接近27元,募集资金5.66亿元,目前股总市值约90亿元。

关于芯源微的股权架构,芯源没有实际控制人。原始的股东,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和民营企业沈阳先进制造,不断的引入风投,包括我们核心员工也持股。现在发行了2100万股,总股本8400万股,核心员工持股一千一百零六万,在发行之后大概占百分之十三,所以没有实际控制人。 

关于高管团队。我和在座的李总都是创始人,陈新荣博士是两年半之前从美国回来,本硕博都是清华大学,在美国康奈尔拿了博士。在美国应用材料,也是全球最大的设备公司做设备开发做了9年,后来三星属于客户端了。顾总是80后,在传统行业从三一重工过来的,在公司任职已经有5年了。核心技术骨干基本上在公司效力都已超过10年。

行业地位。现在国产化替代特别是2015、16年给台积电供货,对于我们公司质量管控能力、服务、产品一致性有非常大的提高。同时由于当前外部形势,国内的半导体热潮,我们的订单比2019年有较大的增长。主要产品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丽、长江存储,是在前段设备的大客户。 

圆片级封装这块,市占率是非常高的。像国内的长电,通富、华天等等,自从买了我们的设备之后,几乎没有买同类的进口设备。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按照我们自己的统计超过了50%。包括其他厂家和进口设备在一起,没有我们的市占率高。在LED领域也是这样,但是LED18、19、20这三年以来属于国内市场饱和。一方面原厂向新产品转型,另一方面化合物半导体这一块应运而生。 

化合物工艺相对来说比LED要先进复杂。化合物本身的光刻次数多,需要设备很多。本身化合物要求高,单台造价高,所以这块是我们的一个增量市场。在前道领域,现在的成熟的产品主要包括物理清洗机,脱胶和显影。我们的在前面能够覆盖的工艺和产品。公司主要的产品应用领域包括300毫米。另外全自动虚化的清洗机,还有先进封装,还有 LED和化合物小尺寸领域的涂胶显影机,包括去胶机。

研发投入一直是超过营收的10%,这几年基本上超过15%。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2020年研发投入会继续扩大。我们的应用和向更高技术节点的产品迈进。虽然在传统的领域,包括先进封装, LED,我们市占率比较高,超过50%。但它本身是一个小众市场。现在随着前道产品的突破,按照vf12提供的权威数据,这两个产品全球市场每年都是20多亿美元。像日本太阳公司也是全球创业板最大的生产厂家,每年单一产品的销售肯定是超过了100亿人民币。所以我们单片清洗和前道脱胶显影机突破之后,会有一个大的持续的提升。

前道不只是中心、长春、华力这几家大的客户了。像上海吉塔、青岛新中芯、宁波、绍兴、厦门四环基层,还包括昆明京东方,他虽然是做大平板,但是他也用圆片做LED。公司前道的清洗机这一块已经小批量生产了。中芯绍兴买了三台之后也下了委批,管理集成的在28纳米线上这个已经量产,能够清洗掉40纳米的颗粒。所以前道清洗机包括中芯绍兴、华立集成,吉塔等等,客户已经超过10台的销售。成为一个成熟产品。

公司的光刻工序图像显影设备,从我们传统优势的先进封装领域LED领域扩大到化合物、功率器件、特种工艺等领域。截止目前已累计销售800余台套客户覆盖台积电、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经方科技,这都是上市公司的华创光电、前兆光电、澳洋顺昌等国内一线大厂。

公司发展的人才是基石。 像沈阳芯源其中很大一个优势就是团队相对稳定。因为整个行业快速发展,人才稀缺,但是我们团队相对比较稳定。但公司上市之后,影响力扩大之后也在明处,所以我们要稳定自己的团队,吸引优秀人才来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和产品覆盖的领域。所以2020年我们做了股权激励计划,公司技术骨干的5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接近15%。 

当前的股价110块每股,员工持股就按40块每股。差价由公司出资买,首次55.5万股。这次公司总共350人,做了将近有50人的原始股股东加上50人的股权激励计划,差不多覆盖100人,接近30%。配合的股权激励计划,是公司未来三年的业绩预期:2020年能实现30%的增长。2021年相比2019年要有90%的增长,2022年要比2019年有200%的增长,也就是2022年的收入水平要达到2019年的300%的三倍,就达到6个多亿。市场是足够大,就看产品的成熟性,参照上海盛美,在15年到17年基本上跟我们公司的规模不相上下或者是比我们还小一点。但是由于他前道的清洗机做的比较成功,已经定型并且批量销售了,所以增长就比较快。 2017年到2019年从2.5亿成长到7个亿。所以我们的脱胶显影机、单片清洗机成功占领前道市场之后,应该也是这样的一个发展脉络。

 Q&A

Q:公司的总收入里,如果拆分一下,真正用在半导体前道的收入大概是占多少?前面也提到有些是用在后道先进封装的,用在LED的。如果拆分一下,各个项目占比是什么样的?

A:前道这块收入认定的周期相对比较长一些。所以今年收入构成当中,前道的收入大概占20%,我们还是以bumping为主,bumping约50%,LED、化合物30%。 

Q:目前从订单的情况来看,往后一两年我们前道这边的增长潜力或者说是新开拓的客户这边能简单介绍一下未来的一个展望吗?

A:前道从比例和绝对量上都会有一个大幅增长,大概会占到一半。前道设备单价高,客户的覆盖面比较广。

Q:在前道我们有了大概多少?

A:前道现在还不能说份额,现在前道份额可能连百分之几都不到。

Q:目前前道除了 demo的几台,真正有 repeat order的,或者您目前看到未来一年之内能够下这种repeat order的前道的客户有哪些?

A:上海华力,上海基塔、中芯绍兴。

Q:这个是用在几纳米的产线里面?

A:华立集成就是上海金桥六厂28纳米产线。中芯绍兴工艺等级相对比较低一些。 这几家工艺等级高的最高的还是华立集成。中芯绍兴应该是65纳米,它的工艺等级并不高。

Q:前面有介绍说中芯宁波也是我们的客户,现在供的是什么设备?

A:中芯宁波是做滤波器。

Q:不管是前道后道,比如说封装厂那边比较领先的,在未来几年先进封装进一步进到25d3d的周期之后,对咱们这块是不是有市场规模或者需求的拉动?如果拉动这个是不是落在我们比较强项的后道这边?就像台基英特尔他推这种新的先进的封装模式的话,这是一个新增的市场,还是比较平稳? 

A:这是一个新增的市场,台基已经是我们的客户了。他在竹南还要扩产,我们也在密切跟进当中。工艺技术肯定是有进步,基本上还是2.5d。他在工艺制作方面有一些特殊性的要求。我们都已经在关键技术上有突破,产品也有应用,产品工艺制作方式在进步。

Q:工艺等级这边,处于一个什么位置?是比较领先,还是说处于平均水平或者稍微落后一点?我们工艺等级的水平在这种2.5d先进封装里面,现在是一个领先水平还是一个什么水平?

A:因为这种技术是属于先进的应用技术,在国际上并没有。所以国际大公司也不能说它完全成熟或者领先多少年,这都是一个先进的应用技术。我们不敢说领先,但肯定是先进的,我们肯定是在台积电这种国际一流大客户这块,跟国际一流大公司去平等竞争。 


Q: 业务里面几个增长的引擎里面,前道的这些涂胶显影,然后后道的涂胶显影,未来几年哪块是成长的最大动力?是不是还是前道的涂胶显影最大,如果我大概理解就把它放成这几块的话,哪一块对我们的增长贡献最大一些?

A:前道涂胶显影肯定是主战场,这一块我们也是国内唯一能够提供高端产品的。随着国产化的大趋势和投资热,整个需求量分配会比较大。所以这一块是我们主战场对我们贡献会最大。单片清洗这一块,当前我们在国内这种物理清洗也还是做的最多的。我们单片是物理清洗,在单片群体当中占有量可能不到20%。如果拓展到其他的化学清洗,这是比较大的市场。但是前面已经有盛美在做了,国产化的客户国产化的推动力可能不是我们用单一来覆盖的,这也是我们的市场。封装这一块正常就是台积电技术会领先国内两三年。英特尔虽然在做,但现在不是我们的客户,竞争也很激烈。 


Q:在后端先进封装这边,比如说在台积电,我们供的 track的设备竞争对手有谁?

A:竞争对手有日本泰尔、德国SUSs。德国SUSS的后道市占率实际上是高于泰尔,泰尔在3~5年前并没有涉足这个领域,圆片级封装这个领域市场还不是特别大的时候,它没有进入。 

Q:比如说在台积电的后道我们的份额跟suss,还有泰尔的份额大概是什么样的占比?内还有没有类似做 check的公司,还是只有芯源微一家? 

A:16年和泰尔差不多,每家一半。泰尔是用的二手设备。因为封装领域的投资强度要次于前道,技术等级也次于前道,所以如果用他最新的设备去竞争是没有竞争力的。德国的suss没有做。 做高端投标这块只有芯源微,在这个领域我们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Q:台积电竹南厂具体什么时候建完开始拉设备?如果他开始招标的话,我们的份额大概可以跟15、16年样差不多一样的,还是说因为有德国的竞争会有什么变化?

A这个可能是客户的商业机密了,但是应该是比那个量大得多。明年会建成后年才会上量。

Q:这边的机会我们怎么看?

A:他是商务和技术两部分。商务上,我们还是全力以赴,技术上还是有评估过程的。应该差不多有半年的评估过程。我们很有竞争力,但还有不确定性。这个事应该说是客户的商业机密,尤其是牵涉到大陆的设备供应商。

Q前道之前的上市报告还有年报里面都提到,现在做到28纳米,后续没有计划。想问一下这是怎么考虑的?继续研发到16、17纳米是觉得瓶颈太大,还是因为28纳米是规模效益最优? 

A:现在国内能够量产的线也就是28纳米,14纳米这一块中芯有部分的市场实际上订单也不多。28纳米本身节点产品生命周期比较长,市场也较大。涂胶显影实际上是跟光源对应的, 28纳米突破了之后,需要更精细化,包括材料它的温度、精确、墙体内的颗粒控制、70后更精细化。现在是向更精细化发展,并没有说向薄膜这一个节点要有太大的突破。28纳米突破之后,相对来说14纳米的跨度难度就没有了。这是随着市场和客户的发展,我们得提前有一些布局了。

对28纳米或者14纳米最大的设备架构上没有太大的感觉。工艺需求提高以后,更强调对一些零部件里面的精度控制,刚刚强调的是这些东西。第二步的话差异并不是很大,跨过28之后再往14那里,它只是一个精细化的,所以大节点还是28纳米。 


Q:未来如果 mini LED还有Micro LED上来对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推动?公司怎么看 Mini LED、Micro LED发展的进程和对自己的推动?

A: Mini LED、Micro LED市场如果形成的话,一定是非常大的市场。是当前LED市场的至少是5~10倍。不光说它的终端市场,作为我们设备来说,工艺等级越高,对设备的精细化要求越高,那么设备造价会提高。 

像普通的LED,像波胶显影必须得做单片,所以单片清洗也是一个标配的设备。所以我们产品的覆盖率就大了,单台设备售价就高了,对我们是个大利好。另外他要求的精细化,我们已经在前道这方面做了技术储备。所以前道的大工厂,包括工厂自动化、精细化、软件、云机界面的一些报警、监控的功能,这些都有了。对于其他厂家或者新进入者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门槛。

这两个市场我个人的观点还没那么乐观,不是一两年内就形成的。应该说在技术和成本两个方面都需要更成熟更稳定,才能够工业化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54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54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54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54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54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54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54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54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54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54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473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