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64 阅读

嘉宾:董事长、总经理:李雪莹;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顾洁;副总经理:孔继阳;副总经理、董秘:彭韶敏;证代:孙嫣


公司介绍


全系产品收入都有增加,安全平台、安全云高于平均增速,安全服务和基础安全为平均增速,基础安全产品占比70%,平台类占比10%,云安全与云计算不到10%,安全服务超过10%。毛利率增长2.86%,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所致。订单同比增长47.41%,同样是全系产品都有增加。研发费用增长41.43% ,人员增加1000人,主要是研发人员。由于毛利率提高,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同步增长,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增速高于收入增长。


订单结构:政府和国企两大类占比下降,商业占比增加。细分行业上,教育 卫生 能源 商业的增速相对比较高。

销售模式:渠道2020年增幅较大,超过了平均增幅,占比在20%左右。

信创:对2020年收入贡献不大,占新增订单10%左右;2021年预计和行业同步。


问答环节


问:2021年对网安行业趋势的看法?

答: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安全行业是一个好的赛道,今年有几个因素:1)一直存在的合规推动,等保2.0推出之后,安全需求的对象增加,影响逐步释放,教育行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2)国家级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HW和大型安保活动,包括政府和商业企业等,对需求是一个拉动,今年一二月的订单同比有很好的增长;3)经济的发展,随着数字化的转型,本质是用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去构建一个商业模式,安全需求边界被突破,包括工业互联网 车联网 物联网 新基建等,数字化转型的力量抵消掉疫情的一部分不利影响;4)国际形势,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如中美关系,国家在基础软硬件上的投入。去年信创在政府一级完成20%,今年到50%,替代到掉一部分通用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新的需求,相当于提前了。


问:公司在网安行业的定位是怎样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答:大背景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决定了安全是无处不在的,所有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安全需求。从企业级网络到衣食住行都和信息化数字化有关,带来了安全需求。随着产品技术资本等投入,新创和转型企业会来投资这个行业。行业在快速发展,是一个繁荣时期。公司成立25年,经历见证了中国网安行业的发展,从单一几款产品就能解决大家的绝大部分需求,后续到更多的产品技术服务和人,公司一路也在成长。最早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是政府,慢慢到商业,以及新的如工业互联网。我们的定位是做网络安全大数据和云服务的提供商,产品策略是全系列产品,全业务方向,营销就是全行业全区域。

核心竞争力方面,首先就是产品和技术,公司在产品技术方面有25年的积累,覆盖了网络安全所涉及的所有的领域。由于起步时公司的定位是做防火墙,这是一个访问控制类的产品,我们连续20年排名全国第一,也是网安行业细分规模第一的产品,可以给公司带来很好的现金流。在此基础上,我们从起步时的政府,一直有深耕,覆盖了所有政府和大行业的各个领域。同时我们也在优化和拓展市场,尤其在营销体系上。还有就是我们对工业互联网、信创、云安全等的布局,公司的战略方向和布局都是很清晰的。


问:今年市场普遍担心财政紧缩,今年一二月预算投入的变化?去年安全平台是一个平均增速,今年有什么措施来提升

答:去年初大家就有在谈,当时比较悲观,但我们看到客户的安全投入预算并没有特别大的紧缩和变化。政府占比是下降的,但新增订单里政府是排在前两名的,今年1-2月没有感受到紧缩。

去年安全平台的收入增速高于平均增速,收入上安全服务和平均增速差不多;订单来看安服高于平均增速,平台是远高于订单平均增速。这个情况与去年整体的实施后延有关。


问:信创的毛利率,以及行业普及的节奏?

答:现在信创做的有几类:1)只提供自有产品;2)作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会带有外采的第三方产品,去年信创是低于公司平均毛利率的。今年的信创毛利率也取决于订单的构成(解决方案的占比),占比高的话,就会拉低毛利率。

一些大的行业在开始做信创试点了,如能源金融教育。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和安全通用产品性价比差不多,节奏就会更快,准确的节奏确实不好回答。

关于2021年的目标,按照政府的规划目标,基本是去年的两倍还要多一些。今年我们对营销体系的要求和牵引上,至少和市场同步。


问:2021年渠道搭建的目标

答:渠道拓展上,整体目标是达到40%-50%,希望每年能在基数上实现70%-80%的增长。考核目标不会卡死某个数字,如果天融信有一个良性稳定的机制,每前进一步就是一个增量,目标牵引并不等于搞运动。


问:新兴安全市场是全都自己做还是会考虑投资?

答:我们在做的安全产品还是基于IT范畴,安全摄像头属于安防,不在此范畴。车载安全属于IT叠加自动化,有几个模式:1)车载安全和车企合作;2)与车载系统提供商合作,从资本和战略上。近些年公司也投资了十几家公司了,只要技术积累在行业排在业内前列就会自己做,如果这个方向有专业厂商,而我们又不足,可能会考虑资本的方式。


问:公司如何看待毛利率的变化趋势

答:看公司未来是作为怎样一个身份,以信创为例,是产品厂商还是解决方案提供商,这里面的比例不是公司刻意去追求和调节的,而是和拓展的行业相结合的。如果毛利率有大幅下滑,收入可能就会有大幅增长。自研产品的毛利率,本身不会有大的变化。


问:安全服务的拆解和竞争优势

答:安全服务构成包括:1)云端服务,即安全云,是在线提供的,全国落地了30多个安全云服务运营中心,针对客户连在网上的业务系统,我们提供远程监测+提供服务,也会结合一部分线下产品租赁和人员现场的应急。2)通常意义上给客户提供的咨询 评估 加固 应急响应 渗透测试等;3)驻场服务,如护网,安全人员长期驻在客户处,帮客户使用运维客户购置的安全平台。上面几块里面,占大头的是传统安全服务;安全运营服务客户和案例很多,但收入还没有占大头;驻场卖人头的比例也不大。

安全平台类产品分为:1)监管类的,公安和网信,以及BM市场;2)行业客户和政府,结合情报提升安全能力,属于自用;3)对外提供服务的,如电信专门面向IDC大客户的。收入上,监管类占30%,行业政府客户占70%,如金融行业的工商银行,国税总局等。

云安全方面,从虚拟化防火墙做起,特殊行业有些是唯一入围的产品。已经实现了全线产品的云化和虚拟化。9大类产品如防火墙 堡垒 审计 WAF 复杂均衡等都已经虚拟化,和国内主要云服务商都有适配和对接,包括浪潮 腾讯 阿里 京东和华为等。另外就是超融合和云桌面系统方面,面向小的政府客户以及商业及用户,未来的趋势是客户从自购服务器搭建系统+购买安全和网络设备,到转向购买超融合的集约化设备,计算存储网络安全都能够做集约化的扩展,这个市场空间也很大,并且增速快于安全市场。在运营商侧,华为的一部分,还有金融云客户,以及军队等。


问:新安全收入占比

答:基础安全大约70%;30%左右是新安全(其中平台10%;服务10%+;云不到10%)


问:关于研发销售的管理文化

答:公司成立25年,人数超过5300人,去年增加1200人。目前有11位SVP,30多位VP,总监300-400人。公司的执行力很强,包括在产品侧,快速的入围,得益于公司国产化战略的落实,也是源于大家的执行力。营销侧,教育卫生等都是很碎的行业,源于公司的渠道拓展和行业布局。大家对公司的印象是一家“老公司”,但实际并非如此。过去三年,公司在产品技术上的投入很大,今年还将继续在营销侧投入。研发目前3000人,十几条大的产品线,最小的产品线也是百人规模。基础安全产品占研发人员的40%,新安全的研发人员占比60%。


问:防火墙市场的发展如何看待,包括UTM和下一代防火墙

答:防火墙产品也在变化,从最原始的到后来的下一代防火墙,因为计算能力提升可,技术积累也完善了,集成了IDS和DLP的功能,对安全接入提供支撑,集成了VPN,从而成为下一代防火墙。近年又叠加了AI技术,为防护和检测类产品提供了知识来源,具备了威胁情报的能力,所以防火墙一直在进化。天融信不止在做物理的防火墙,云上的防火墙2010年就开始在做。以及工控防火墙,001号的监测资质是西门子先通过的,002号就是天融信。防火墙的背后是访问控制,我们会在各种应用下面发展我们的产品。未来3-5年,防火墙的服务化是一个趋势,不排除硬件盒子也可以连着云端的威胁情报、我们的支持以及远程的监控。SD-WAN去年也正式发布,有了几个全国集团级的客户。


问:2020年Q3开始订单恢复,确认也超预期,有没有预算方面的微观因素?

答:近5-6年客户有很大变化,没有看到客户突击花钱的操作。十四五的规划涉足了很多新方向的试点,今年投入就开始了,比如数据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以及客户视角的安全运营。


问:关于公司2021年的战略

答:我们的定位是全产品全业务全行业全区域,行业纵深和渠道拓展时一直是要去做的。产品侧需要加大行业的投入,比如去年工业互联网有20多个签单落地或实施完成的案例,增速很快,但规模并不大。从整个产品技术发展的角度,希望在营销体系上,把去年完成的20多个行业做复制。此外,在云计算领域,超融合和云桌面,继续在客户群里落地打样做拓展,今年也还会继续。


问:从商业模式角度说,哪些业务开始走向“收租化"?

答:安全行业有几个发展趋势,包括国产化、行业化和服务化。其中的服务化,是交互模式的转变,产品变成了一个工具,给客户提供的是安全能力。趋势是在的,但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做了一些布局:1)产品售卖的方式从一次性的交付到租赁模式,但量不大。运营商会做,非自用而是向外提供服务,还有一些能源企业;2)管理模式的转变;3)产品和人的结合,例如安服人员是不是会复用产品,这也是一个体系化的工程。


问:特殊行业去年情况以及十四五期间的展望

答:作为公司的大行业客户,机构调整完毕后,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面临加速,从预研到科研到型号研制规划都在出台,预计未来5年会高于安全行业平均增速。


问:渠道下沉的具体情况

答:之前的销售主要在大的行业部委和省会城市,渠道战略向地市和县去拓展。先解决覆盖的问题,再解决质量问题。商业市场方面,没有地市覆盖的这么快。


问:2020年政府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

答:去年政府府 教育 医疗 能源 金融 商业企业的新增合同增速较快。相较政府,商业市场得益于渠道拓展,且交付周期较短,订单很快确认。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64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64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64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64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64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64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64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64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64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64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4139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