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68 阅读

投资者关系负责人:

公司简介

Zoom基于优先视频的云架构,可以提供多种视频会议的解决方案。视频会议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而公司的创始人Eric曾经在视频会议龙头厂商WebEx做程序员(WebEx后来被思科收购)。在那个时候,WebEx的主要功能还是音频文件共享,后来增加了视频的功能,但Eric认为视频的质量并不好。最终,Eric带领40多位工程师离开了WebEx,并创立了基于云架构的视频会议公司Zoom。Zoom认为,即使之后Zoom会新增一些其他的产品及功能,但公司始终是坚持视频优先的。Zoom由视频会议起家,知道做好在线视频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公司产品的市场空间超过430亿美元,主要包括视频会议软件、新推出的手机端产品等一系列云视频会议产品。公司认为,手机端产品Zoom Phone可以接触到60%的市场空间,而Zoom Chat、Video、Conference等则可以接触到剩余40%的市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而公司下一财年的计划是实现9亿美元的营收,这距离10%的市场空间都仍有很大距离。

目前,Zoom是公认的市场领导者,在Gartner发布的魔力象限中,Zoom已经连续几年居于领导力象限。

公司的主要商业模式是Freemium模式。基于这一模式,用户可以在40分钟的时间内免费使用Zoom视频群组会议以及使用不限时间的一对一会议,如果这些用户需要使用更长的时间,或者需要更多的参会者加入会议,他们就会为此而付费订阅。这种模式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付费客户。


2020财年业绩表现

上周,Zoom公布了FY 2020 Q4以及FY 2020全年的业绩情况。在2020财年,公司实现了6.23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88%。同时,由于之前中小型客户偏多,公司更为关注大型客户的增长。在2020财年,贡献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客户同比增长86%。而公司的Net Dollar Expansion Rate已经连续7个季度超过130%,这表明了现有用户的付费意愿也在持续提升。


产品结构

公司的主要产品线可分为三条,包括Communication Platform、Developers和Conference Room &  space。Communication Platform中,Meetings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此外还包括Audio和Zoom Phone、Chat、Video Webinars产品。Zoom Chat是免费的,目前已经和Slack达成了合作关系。Video Webinars和Meetings产品的区别在于Video Webinars可以支持更多的参会人数,可以容纳两万名参会者召开长达11小时的视频会议。

关于Conference Room &  space业务,公司本身并不售卖硬件,但可以用两种方式实现。如果客户之前并未安装硬件或已安装的硬件即将报废,公司会和各种硬件厂商合作提供所需硬件,并尽可能的压低成本、提升便捷程度,每个会议室平均的硬件成本大概在2000美元左右。如果客户之前已经安装了硬件且仍能继续使用,公司会提供conference room connectors产品,依靠旧有硬件直接接入Zoom功能。后续使用Zoom会议功能的费用是$50 / room / month。

而关于Developers业务,Zoom的App Marketplace目前提供了约230种不同应用,允许开发者将公司应用集成到其他行业应用中,比如医疗、教育、游戏等垂直领域。未来,Zoom希望可以实现部分应用的商业化。目前,Zoom的这项业务拥有Slack、Hubspot、Salesforce、Google、Microsoft等合作伙伴。


订阅模式

    Zoom主要有三类产品,第一类产品是免费版,但有40分钟的群组会议时间限制。在中国,因受疫情影响,Zoom取消了这个时间限制;而在意大利、日本、美国,Zoom同样取消了教育领域的时间限制,帮助政府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第二类产品即Zoom PRO,用户需要按月支付15美元的费用以获得主持人身份(仅主持人需要付费,其他受邀参会者无需支付),取消40分钟的时间限制。第三类产品是企业版本,相较于第二类产品,此类产品增加了一些管理的功能,比如管理者可以授权允许参会者录音,也可以禁止参会者录音,解决了一些行业的合规性问题。

此外,Zoom的产品还包括Zoom Phone、Room、Conference Room Connector、Video Webinars等。Zoom Phone的定价同样是15美元,这项产品可以接触到超过半数的市场规模(大概是Zoom PRO产品的两倍),有很大的可能性带动Zoom的收入规模翻倍,而该产品的利润率和PRO是类似的。Zoom Room的费用是$50 / room / month。Video Webinars按次收费,而具体的收费金额取决于参会人数,会议内容允许回放。


云视频架构的优势

传统的视频会议的架构是集中式的,位于不同地点的参会者都将被接入同一个服务器,这会带来显著的延迟,而Zoom的架构是分布式的。此外,Zoom的网络设施是自有的,目前Zoom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7个数据中心,未来公司会继续增设数据中心,并对现有数据中心进行扩容。

传统的视频会议使用MCU进行会议控制和信息交换,工作流程更加复杂且提供的服务质量不高。而Zoom使用了基于云的Multimedia Routing代替MCU的功能,大大提升了服务质量。

此外,Zoom会监控客户的网络运行状况。Zoom可以解决50%的丢包情况,使得用户网络质量不会出现显著下降,而大多竞争对手仅能处理20%的丢包状况。


Net Dollar Expansion Rate

公司的Net Dollar Expansion Rate已经连续7个季度超过130%,这个数字包括了客户流失以及追加销售,反映了客户对于公司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是公司“先落地,再扩张”战略的体现。Zoom并不会一开始就出售给企业全套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而是先提供试用,再进行追加销售。FY2020 Q4,公司得到的Net Promotor Score(NPS)高达70+,而大多竞争对手仅得到40分左右。


以一家大型零售企业客户为例

以一家大型零售企业客户为例,这家企业是Zoom迄今为止最大的客户。回顾2018年,这家企业仅购买了260多 Licenses,这些购买者可能只是个人层面或者项目组层面。但这只是个开始,Zoom的产品在这家企业迅速渗透,不到1年的时间,这家企业所购买Zoom Licenses的数量就上升到15万。目前,这家企业也开始向Zoom购买其他产品,包括10,000+ Zoom Phone、2,000+ Zoom Rooms等。而这也正是公司“先落地,再扩张”战略的体现。而公司认为,这家客户还会继续在Zoom购买更多的产品,Zoom Phone在未来也能达到20万的量级。


用户基数和大客户数量快速增长

公司不仅在寻找新增的客户,更为关注的是开发更多规模以上(企业类)的客户。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类客户的订单额更大,另一方面是由于这类客户的流失率会更低。FY2020 Q4,员工数超过10人的企业客户数为8.19万,同比增加61%;过往12个月累计贡献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客户数为641个,同比增加86%。事实上,截至目前,过往12个月累计贡献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客户也已经有27个。

目前,财富500强的企业中,有55%的企业是公司的客户,但是只有5%的企业贡献了超过10万美元的收入。因此,这类大型企业的还会为Zoom带来很多潜在的机会。


关于Zoom Phone

2019年,Zoom推出了Zoom Phone的产品。目前,一家大型科技企业已经向Zoom购买了15,000 Licenses。在购买Zoom Phone的客户中,员工数多于10人的企业客户数已经超过2,900家。而Zoom Phone的Minutes run-rate也已突破了2.3亿。目前Zoom Phone贡献的收入,相较于Zoom超过6亿美元的收入总额并不高,但这是一块增速很快的业务,未来可期。


分地区收入情况  

Zoom目前在国际市场的渗透率还不高,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大概占总收入的20%左右。目前,Zoom设立了11个国际办公室,其中一些是近12个月新设立的,包括阿姆斯特丹、菲律宾办公室等,Zoom打算基于此,进一步拓展欧洲、亚洲的业务。


总结

Zoom的产品可接触到43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空间,坚持“先落地,再扩张”的战略以及付费订阅的商业模式,并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Zoom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Zoom的技术通用性很强,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各种客户,不同行业的各类企业。目前,Zoom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行着多种产品,而且Zoom并不打算提高产品的定价,因为Zoom的宗旨就是带给客户满足感。目前,Zoom的研发团队80%在中国,20%在硅谷,而这也显著降低了用工成本。


 

Q&A:

1、

Q:公司目前的资本支出情况,未来的打算?

A:公司目前在全球范围有17个数据中心,利用率在50%左右,相对比较低。自建数据中心的成本比较低,因此公司目前毛利率较高,达到84%。公司目前确实也在使用部分公有云(主要是数据存储为主),但是公司还是更为偏好使用自己的数据中心。公司认为,如果更为依赖公有云,会带来一些额外的成本,使公司毛利率下降,按目前公有云计划来看毛利大概会在80-82%左右水平。因此,公司目前正在努力提升自有数据中心的使用效率,争取降低成本。

2、

Q:之前您提到在财富500强中,有55%是公司的客户,但是只有5%贡献的收入比较多。如何更好的理解公司在企业客户方面的渗透率?或者说,如何看待这些客户所带来的长期的机会?

A:公司认为,要评价Zoom在企业客户方面的渗透率,更好的指标是贡献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客户数。互联网端的个人用户大概贡献公司20%左右的收入,这部分客户的触达率很低,订单规模较小,且流失率较高(每月4%左右)。中小企业客户的流失率相对较低,但订单规模仍然不大。公司更加重视的是大客户的数量,因为大客户的订单金额更大,更为稳定,购买产品比较多,也更利于公司“先落地,再扩张”的业务推广。尽管获取大客户需要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投入是值得的。

3、

Q:API及SDK的收入模式?按seat收费还是按usage?占收入的比例?

A:目前,Zoom尚未真正从中获利,主要是提供给合作伙伴去做。但是现状是,各自卖各自的产品,并没有真正实现商业化。该业务渠道的收入占比不到10%,因而这只是公司业务的一小部分。

4、

Q:在受病毒影响的区域,例如在中国和意大利或者西雅图,需求增长如何?

A:大约一个月前,全球开始受到疫情影响,Zoom在中国取消了40分钟的使用上限。公司想尽力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这确实也为Zoom的平台带来了许多免费使用用户。亚洲其他地区的人们也随后加入其中,就在上周五,Zoom取消了日本和意大利40分钟的教育限制。目前,公司已经看到了整体使用率的提高,现在讨论任何东西还为时过早。我们真的只是在提供帮助。我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和机会在这场浩劫中做一点事情。

5、

Q:您刚刚还提到了公司会有很多有趣的产品,比如实时翻译功能,那么在接下来的三到五年内公司还有其他主要产品吗?

A:我们的愿景是使视频会议比面对面的会议更具生产力。我们可以用人工智能做很多事情,例如翻译器。客户现在已经习惯了带自己的翻译来会议上,但我们的AI翻译不仅会获得翻译的转录文稿,还可以从中删除一些东西,或者帮我们总结一下会议摘要。如果我们两周内要开会,AI可以查看日历,然后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大家都有空。此外,如果看一看已转移到云中的所有工作负载,那么尚未实现转移的就是电话。原因是电话确实运转良好,人们不想绕开它。而且,除非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仅省一点钱是不够的。但是我们确实相信,在接下来的五年电话会议业务上,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多事情亟待我们去做。因此,我们正在与很多合作伙伴合作。我们认为,Microsoft具有这样的能力,我们与他们合作得也很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也可以继续建立自己的团队产品并提高竞争力。

6、

Q:关于行业壁垒问题,为什么竞争对手不能复制Zoom的技术和模式来盈利呢?他们这样做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A:首先,Zoom拥有世界上最好的视频会议工程师。竞争对手很难找到与公司一样优秀的工程师。Zoom的工程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建立了最初的平台,并且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在为其添加越来越多的功能。同样,如果竞争对手要复制Zoom的技术,他们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那就是搭建平台所用的技术基础。直至今日,Cisco使用的基础代码与20年前编写的代码仍然相同。因此,竞争对手不得不去彻底重新设计他们的产品,如果您曾经在软件公司工作过,就会知道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基本可以算得上是从头开始。并不是说他们做不到,而是有更好的理由不去做。因此,这对Zoom的很多竞争对手来说都是艰难的部分。坦率地说,我们确实看到他们在试图模仿,但是主要是重新设计用户界面,底层代码仍然是个大挑战。正如之前所讲,Eric曾在Cisco花费了多年,试图说服他们进行重新设计,但最终依然未能奏效。视频确实是最难做的事情。

7、

Q:如何看待和带有视频会议功能的协同办公产品的竞争,比如微软旗下和Office 365有很好结合的skype for business?

A:Zoom认为目前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是微软。但是由于公司的大量合作伙伴,Zoom目前已经具备和他们竞争的实力。目前,Zoom和微软在这一市场上共存,有很多用户会同时使用Zoom和Team两种产品。正如Linux在操作系统方面另辟蹊径一样,Zoom相信,如果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并且有更好的产品,即使面对微软这种巨头,公司也有实力与之抗衡。

8、

Q:客户选择与Zoom合作的几大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A: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用户体验和易于部署,其次是平台。此外,价格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尽管Zoom的价格已经很低了。而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他们实际上更重视用户体验和产品是否容易部署,考虑产品是否从根本上提高了运营效率。

9、

Q:中国的收入贡献如何? Zoom在中国的策略是什么? 过去或将来有遇到监管限制吗?

A:现在总体而言,来自中国的收入相对较少。我们才刚刚开始真正进入不同的国家,并建立销售渠道,因此我们在最近的6到12个月内在国际上增加了许多办事处,人们也开始逐渐注意到我们的技术确实运作良好。在未来,我们相信中国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从监管的层面来看,可能要花一两个月才能获得在中国经营的许可,但是一旦获得许可,业务就会进展很顺利。

10、

Q:在接下来的3-5年中,利润增长和利润率预期如何?

A:首先,我们没有大量销售人员,目前劳动力市场非常紧张,我们未来需要增加大量招聘人员来帮助我们推动收入增长。因此我们希望更多地寻找新的销售人员,而不仅仅是等待销售人员加入。我们很难得出关于长期利润的具体时间规划,但我们认为长期利润率的增长是可期的。

11、

Q:客户的主要类型,未来有没有产品交叉销售的可能性?

A:基于公司的“先落地,再扩张”战略,目前公司大多数客户都还是处于扩张阶段。公司认为,凡是规模以上的客户,未来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产品交叉销售本身就是公司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视频会议的市场空间巨大,未来还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场景,带动越来越多的产品需求。

12、

Q:客户的转换率如何?免费客户如何转化为付费客户?

A:公司的主要商业模式就是Freemium模式,先通过免费版本吸引更多的客户,进而再促成付费用户的转化。公司的免费客户在快速增长,他们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当然转换率也很重要,公司会通过数据分析来得出人们使用Zoom产品的主要场合,然后移交给销售人员。但公司不会使用强制手段迫使用户从免费转向付费。因为,公司的核心目标就是令客户满意,一旦客户对产品满意,转化成付费用户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了。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68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68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68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68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68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68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68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68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68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68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4924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