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42 阅读

公司投资者关系代表


公司概况

Slack成立于2014年,成立以来保持了较高的业绩增速。目前,Slack拥有超过10万的付费用户,超过1200万的活跃用户,并于去年实现了超过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Slack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邮件为主的商业交流方式向企业聊天平台的迁移。Slack在西方世界开创了以企业聊天工具为基础的协作方式。Slack的创新之处还包括和第三方应用的合作,在Slack的平台上集成了Dropbox、Google Drive、Trello、Github等等各种常见的第三方客户端。同时,Slack为开发者提供开放的平台,开发者可以在现有应用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功能或插件,目前每周会有70万的注册开发者活跃在这一平台上。

收费模式

Slack采用SaaS的订阅模式进行收费,合同期限短至一月,长至数年,驱动收入增长的核心动力就是付费用户的增长。


疫情影响

在疫情爆发之前,每个季度的新增付费用户数大概在5000人左右。但是在疫情爆发后,本季度至此已增加7000人以上的付费用户,现有用户在平台上的工作时间也显著增加。疫情催化了工作方式的转变,选择居家办公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也驱动了对于公司产品的需求。关于疫情驱动的付费用户高增长能够持续多久,公司也仍在观望,但毫无疑问的是疫情促进了公司产品渗透的进程。

Q&A:

1、

Q:如何把免费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

A:在疫情发生后,协同办公的需求直线上升,在现阶段,Slack的主要战略是服务好所有客户。从长远来看,实现转化主要有几种方法:首先,当客户在使用免费版软件时,发现他们需要使用一些付费的功能,那这些用户会主动转化为付费用户;其次,对于一些员工数超过500人的大中型客户,公司会安排内部销售、客户经理等专人的销售方式,吸引及协助这些客户来订阅公司的产品。

 

2、

Q:和竞争对手(比如微软)的产品异同?

A: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微软的Teams产品。公司和微软有着不同的战略,微软的Teams产品集成了语音、视频、信息等各种功能,实际上更多是对其一些原有产品的整合打包,比如Skype、Powerpoint等,而Slack则主要集中在自身的聊天平台,集成各种常见的第三方应用,打造生态系统。

公司认为,Slack主要是凭借质量取胜。Teams产品和Office 365捆绑,免费提供给购买Office 365的用户,但Teams上的一些功能和应用都比较落后,在协作体验上也并不好,更像是一种E-mail的补充方案。相较而言,Slack从可伸缩性、用户数量,以及客户的使用体验上均要优于Teams。而除了微软之外,Facebook、Google的产品都不太能对Slack构成威胁。

3、

Q:公司和微软有没有客户上的重叠?

A:微软产品的用户基数是很广的,因此会出现很多客户上的重叠。在中小型企业里,使用Slack产品的会更多,而在大型企业里,则可以看到很多的客户重叠。

4、

Q:在公司的企业客户中,有多少是微软Office 365的用户?

A:这一数据在公司一些大型企业客户中的能见度较高。在贡献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客户中,有70%的客户同时也是Office 365的客户,这种客户的重叠是很正常的现象,也反映出Slack产品的竞争力。

 

5、

Q:长期的现金流和利润的目标?

A:公司有很高的收入增速,很高的客户留存率,也具有接近90%的毛利率。公司认为,长期来看,公司实现盈利的路径是非常清晰的,2020财年的业绩指引中,公司给出的自由现金流量的区间上缘就是break even,未来计划实现30%的自由现金流利润率。

在当下来看,公司产品的市场空间很大,因此继续维持高投入,扩大付费用户基数,增加经常性收入的基础会显得更为重要。而当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带来规模效益,SG&A以及R&D的收入占比会逐渐下降,公司也可以实现稳定的盈利了。

6、

Q:关于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的产品策略?

A:公司产品的市场空间很大,因此,公司目前主要着眼于增加用户数量,利用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即集成了各种常见的第三方应用的生态系统,以及开放的开发者平台,进一步扩大付费用户基数。在付费用户基数足够大的时候,公司会进行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以进行收入的进一步扩张,但是这还不是目前的第一要务。

7、

Q:平台上其他合作企业会不会模仿公司的经营模式?这会不会对公司造成一定的威胁?

A:首先,公司已经有了比较多的用户基数,且每年会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其次,公司理解客户的需求,并且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此外,公司目前的生态系统已经很好地集成了大量的第三方应用。公司认为,这些竞争优势都是难以模仿的。目前能对公司产生威胁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微软,因为微软有更为庞大的用户基础,能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强行推进市场。

8、

Q:对于国际市场的开发,公司的主要战略是什么?

A:国际市场的增速比国内市场更高,但目前公司刚刚开始在海外成立一些办公室,还是属于比较早期的阶段,渗透率也很低。公司认为,未来国际业务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在中国,公司没有多少业务,因为中国市场的竞争会激烈很多,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都有相应的业务,短期内看不到很多空间。

9、

Q:对于字节跳动的Lark(飞书)产品的看法 ?

A:目前Lark还属于起步阶段,公司对其了解不多,还不太好发表评论。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42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42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42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42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42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42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42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42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42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42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3853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