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69 阅读

前程无忧(JOBS.US):1H行业需求疲弱,国内招聘复苏尚需时日

 

前程无忧Q1收入同比下滑,受疫情影响板块收入增速放缓

Q1前程无忧总收入同比减少13%、环比减少30%达到7.9亿元。其中在线招聘服务收入5.47亿元,同比-11%、环比-11%,主因卫生事件影响企业运营与招聘需求,雇主线上招聘开支减少,季度内板块占收入比达69%。其他HR服务收入同比-18%、环比-53%至2.44亿元,主因卫生事件影响下线下培训研讨会和招聘活动减少。


Q1毛利同比下降19%至5.4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5ppts至68%,主因整体收入下滑,且服务成本受到员工薪酬支出增加影响较为刚性。Q1的调整后净利润同比-36%、环比-48%至2.2亿元,对应调整后净利率为28.1%,同比-10ppts。


疫情影响Q2收入利润指引,预期招聘需求复苏尚需时日

考虑到疫情对目前市场状况的影响,公司预期招聘需求恢复尚需时日,Q2整体收入难以恢复去年同期可比水平。今年下半年业务恢复情况仍然取决于线下活动限制的解除,因为招聘流程与线下活动紧密相关。在经历了2月低谷、3月的不确定期后,4月已经看到行业逐渐恢复,也取决于国内不同省市的限制解除进度。


公司Q2收入指引为同比-20%至-14%、环比-2%至+4.3%到7.75-8.25亿元。不计入SBC费用、汇兑损益、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以及相关税收影响,Non-GAAP稀释后EPADS二季度指引为4.35-4.85元(包含了政府补贴1.2亿元),二季度SBC费用指引为3700-3900万元。


电话会Q&A环节

Q:二季度收入展望表明招聘需求尚未恢复如常,主因雇主推迟了招聘计划还是整体招聘需求下降?

目前难以展望2020全年招聘需求,中国整体在4月才实现全面返岗,部分城市较晚解除限制,例如北京于4月才放宽安全级别。公司认为招聘需求只是暂缓,尚未完全释放,二季度可以持续见证一切逐渐恢复正轨,逐周改善,全年应不会持续平缓。目前公司认为二季度不会恢复至去年可比水平,尚未看到迅速恢复势态,时间线会稍作延后。

 

Q:Q1其他HR收入受影响更大,Q2其他HR收入是否会持续走低?

其他HR收入的复苏情况关键在于政府对公共活动和线下活动的限制和举办方式。公司签署了一些活动合约,但因相关限制存在,活动和服务无法交付。目前已出现开放的迹象和信号,两会已定在5月下旬,公司期待限制继续放宽或解除。公司会在二季度针对相关活动事项加大投入,因此二季度指引比较保守。

 

Q:关于公司EPS指引,考虑四月的政府补贴在内,净利润率是否与收入指标趋同呈环比下降趋势?

关于利润,公司给出的指引包含政府补贴在内。为确保新产品和服务重新上线,公司会朝正确的方向保持投入,没有削减投资的计划,叠加收入下降,同比利润可能会小幅下滑。公司仍持乐观态度,总体盈利水平较好,并保持行业领先。

 

Q: 雇主一般会在春节后延长会员合同,但目前部分因疫情而中断,公司目前雇主扩展情况如何?

Q1招聘收入同比呈下滑趋势,主因春节后部分雇主暂缓签署合同。Q2这一状况也会持续,难以恢复去年同期水平,目前整体招聘需求放缓。2月下滑较严重,主因人们无法复工,且部分行业无法依靠非接触方式进行招聘。

 

Q:如何看待2H的恢复趋势?其他HR收入会率先复苏吗?

关于其他HR收入,二季度关键是何时解除对活动的限制,公司通常举办线下活动以及采用线下培训方式,所以公司期待政府解除限制。目前有迹象表明情况已经改善,公司希望全国限制尽快解除。中国的限制通常由各省市来规定,各省市恢复速度不尽相同。

 

Q: 公司国内以及国外目标用户占收入比重?

公司了解到跨国公司会更多的关心海外的情况,其行动也将会放缓。因为公司有许多的跨国公司用户,所以很难去清晰的区分开中国和外国的收入分类情况。相比目前全球疫情的影响,许多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反而受到的保护较多。

 

Q: 公司是否会透露在线业务单雇主数量?

公司将不会在季度报告中披露该数字,因为公司认为其数量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公司的业务情况,而且公司的策略也不是一味的追求客户数量。

 

Q: 关于线上的招聘业务,能否对比一下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招聘活动情况?

因为政策及其他原因,不同地区的复工情况不一样。有些城市开放的早一点,复工情况较好。而有些城市因为一些原因开放的较晚。公司在武汉的办公室也是到4月份才开始运营。企业开放的时机和所处的行业将会决定他们的表现,很难给出完整的评估。但公司认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4月市场情况逐步恢复正常。

 

Q: 能否分享一下现在雇主更倾向于提供哪种工作,是长期的工作还是短期的兼职?

公司认为企业现阶段不会突然改变招聘职位的形式,因为从全职到合同工的转变将会影响到之前的计划,现在的挑战是关于疫情影响整体招聘需求。但是公司不认为现在的企业会改变应聘职位的形式来应对市场的改变。为了管理公司的劳动力,雇佣短期合同工或者兼职人员的策略是较为常见的。但是现阶段,只有非常少数的企业会改变他们的招聘策略以提升雇员灵活性,所以目前求职市场的疲软并不是因为企业试图去寻找一些代替长久雇员的形式。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69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69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69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69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69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69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69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69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69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69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497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