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57 阅读

出席:公司董事长童总、董秘王总


【提问&回答】

Q:2020年业务的情况?

A:2020年1季度,新能源车和卫浴受影响最明显,4月份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消费类方面,显示和空调,全球疫情爆发以后,需求被抑制了,有部分是出口,二季度估计会收到一些影响。卫浴本来有非常大的期待,现在疫情后影响有多大说不清楚。

工业电源,主要的医疗、通信表现很好。

工业自动化,伺服、PLC、塑机的产品1季度很好,有疫情影响的因素,焊机业务1季度出货收到一些影响,2季度开始恢复今年还会持续增长,自动化里面的油服设备,今年有翻倍的增长。

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轨道交通正常,新能源车,北汽还是有10几万台的计划,但终端销售有点说不清楚。

另外的,汽车电动压缩机3季度陆续上市。


Q:20年1季度扣非净利润?

A:1季度财务费用有800多万多计提的利息,来自可转债,1月初到账开始计息,7月初正常情况下会全部转股。前半年转股之前利息要计入当期损益,票面利率视0.4%,一个季度65万,但实际计入当期损益的是800多万,会计准则的要求,要人行公布的7%的利率来计息。


【消费类业务】

Q:家电变频目前的情况?疫情的影响?

A:1季度还行,海外疫情发展后,印度等各地对人流、物流有限制,现在看起来比较弱,现在还看不到复工的趋势。


Q:空调变频转换器的收入体量?

A:2019年,5.95亿元。今年1季度有大幅增长,做了2.x亿元,海外疫情加重的时候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目前订单比较少。


Q:怡和2019年经营一般的原因,20年?

A:2019年上半年一直受小米的影响,小米占用了大量资源,耽误了一些其他客户开发跟进,而2019年又断崖式的下降。2019年年中开始调整策略,开发新客户,4季度开始有体现。疫情前,我们的预期是很好的,疫情影响了1季度的情况,4月份订单恢复很明显,恢复至正常水平,另外,4月份我们一体机已经创历史新高了。


Q:日本的平板办公自动化电源的情况?

A:去年的12月我们专门去了一趟日本,松下、东芝、夏普这些的办公自动化电源以前主要是台湾、日本供。现在竞争太激烈了,客户希望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台湾、日本公司由于产品、人才老化等原因近10年也在走下坡路,日资企业也在寻找其他供应商。我们在日本设立了代表处,这一块增长非常迅猛。

工业、通信、医疗的市场未来主要在欧美日等地区,印度主要是消费。


【工业电源】

Q:医疗电源疫情下有很多好的机遇,迈瑞、开立等合作?

A:我们和迈瑞在合作,为迈瑞提供了五千余套医疗设备电源。但整体上中国的医疗设备和海外比还是比较少,主要市场还是在欧美,欧美一个客户做2000-3000万是很多,我们最近和西门子合作比较紧密,我们研发也放美国。


Q:5G通信电源,基站开关电源、模块电源等的出货情况?

A:爱立信,5G的基站电源合作比较紧密,除了基站,数据增加带来的服务器中心电源,我跟海外很多公司也在合作。华为、中兴我们没有合作。

以前的通信电源产品毛利率比较低,所以我们这几年在调整产品的结构,方向,需要一定周期,今年、明年会重新回归到增长的态势。


【新能源车&轨交】

Q: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思路?

A:目前看,受疫情影响国内市场下滑比较多。我们的策略是寻找优质客户和订单,以质量求发展,同时也在发展新的产品。例如湖南麦谷科技,注册资本5000万,实际投资会达到近2亿元,8月会推出新能源车的压缩机、热管理等产品。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结构在丰富和调整。


Q:汽车压缩机的情况?

A:压缩机在湖南成立了一家麦谷科技的公司,控股50%以上,这个团队做了几十年,他们的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领域有长期的验证了。第一款压缩机将会在轨道交通领域(轨道交通领域空调压缩机的控制器我们国内份额是最高的),轨交领域的压缩机很多都是国外产品,目前已经有客户了。新能源乘用车的压缩机已经到测试阶段了,大巴我们也会推出产品。我们投入可能会近2亿元。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产品我们也在做,发热体也有投入,围绕新能源汽车,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事业部。未来我们将会形成电控、DCDC、OBC、充电桩、发热体、热管理系统、压缩机等等更全面的产品体系。


Q:新能源汽车客户的情况?

A:最大的客户是北汽,吉利有一些,其他和海外的客户在送样,之前的产品是PEU、DCDC、OBC是定做的,定制化的产品做的客户太多风险非常高。下一步压缩机等产品(标准化的),我们会更多的客户去推广。


Q:电动叉车产品?

A:这一块我们做的是电动叉车的主驱,我们这一块在国内是非常领先的,开发了5年的时间,产品的试用情况非常不错,每年有2000多万的收入,是我们一个新的增长点。


【工业自动化】

Q:工业自动化的情况?

A:1季度工业自动化,PLC订单增长70%,伺服增长30%以上。


【其他】

Q:研发的布局和定位?

A:布局希望研发去有资源的地方,深圳团队没有扩充,西安、武汉、长沙、株洲等有高校、人才比较多的地方,都是项目组的模式。硬件测试在深圳和株洲。海外,瑞典工业电源紧跟爱立信、诺基亚等,相对更高端,把欧洲的标准带到中国来。德国,工业自动化方面运动控制底层的软件研发布局,为下一代工业自动化平台型的产品做储备。美国的研究所,主要是针对医疗等,总体比较综合。

工业电源2020年投入多一点,其他的部门相对均衡,显示等研发投入很低。


Q:上海瞻芯的情况?

A:上海瞻芯是做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器件的,第二代是IGBT。目前看来上海瞻芯是我们接触到的碳化硅最专业的团队。上海瞻芯马上要开始第二轮融资,增值比较多,也说明投资界比较看好碳化硅。另外,我们通信、医疗、轨交、新能源车、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多个方面,碳化硅都有重要的应用。如果上海瞻芯未来做成了,对我们会有比较好的协同效应。


Q:未来5年公司收入规模的目标?

A:5年左右做到100亿元的收入规模,这个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不能作为你们投资的依据。工业自动化是战略型产品,未来做到20-40亿元是没有问题的,跟ABB、西门子、三菱等比较还是小。工业电源,医疗、通信、新能源汽车的部分产品、服务器的电源等,我们做到几十亿也是没有问题的。焊机去年超过1个亿,未来有可能增长到10个亿左右。石油开采的项目,未来能做到20-30个亿,4月底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的目标了,只是疫情下不能确认收入。还有消费类产品,也能做到几十亿。工业微波这一块也是布局非常深入。

我们总的空间是200亿左右,5年左右做到100亿是完全可能的。还有很多新东西,碳化硅、工业视觉、VRAR光学模组,精密陶瓷、高端电气元器件。


Q:长期成长目标的障碍?

A:我们目前的平台是足够支撑百亿以上的规模,包括人才、制造、研发的布局。唯一的短板是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还不够,资金还是短板。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57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57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57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57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57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57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57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57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57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57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2393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