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53 阅读

产品应用领域。我们芯片产品广泛应用在物联网的各种产品里面。主要的工作场景是家庭,有智能家具、照明、冰箱等等;在工业场景,工厂里面也会有传感监控的设备用来抓取生产环境的数据,然后通过WiFi或者蓝牙传到云端;在办公场景中会有节能控制项;智能支付领域,包括现在的一些智能POS机等等,已经从传统的连网线走到现在的无线的方式;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可以使用WiFi来进行定位。我们的芯片的通用性很强,在各个领域中都可以去使用。


产品线。我们目前主要的收入来自于芯片,我们也以模组的形式出货,取决于客户的需求,因为射频模组大批量出口的时候需要过很多审批认证,如果是客户买的公版设计已经做完认证的产品,那么在整机出口认证的时候只要引用就可以了,可以帮我们节约大量的成本。我们物联网领域中大量的客户是中小型客户,他们很在意成本,我们就可以帮他们节省成本。对于大型的客户,可能自己管控供应链就会采取采购芯片的模式。我们在选择客户的时候没有偏好,完全根据客户的需求,想要采购芯片或者模组都可以。

我们的WIFI连接芯片不同于普通的芯片,还涵盖了模拟和射频的部分,是一种混合型的芯片,所以在工艺制程上会比较挑,我们目前用的是台积电的40纳米工艺制程,是业内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制程了。模拟芯片都用老制程。所以在WiFi领域目前最好的就是40纳米。我们目前的新品规划还是都会在40纳米左右,但是未来我们出AI芯片的时候会往更好的芯片制程去。

我们主要的产品线总结是WiFi技术、蓝牙技术和处理器的技术,我们未来的产品组合就是几大技术的混合,比如说像现在我们的8266/327就是WiFi 4+MCU,我们现在的MCU是采购的一个IP,但是我们现在自己也有在研发技术去发展处理器,像目前在S2芯片当中,就已经用一些低功耗的处理器,接下来我们往AI方向发展的时候,MCU就会基于wifi5来做。Wifi 6是我们接下去的一个产品线,目前正在研发,蓝牙会跟着蓝牙标准往下走,目前已经有集成蓝牙的5.0了,接下来就是做5.0的产品线。可以看到我们未来的产品组合是这样一个规划。也会去看其他的射频领域,目前也有团队在做,先不透露。


软件部分。乐鑫与很多芯片公司不一样,互联网芯片除了硬件部分很重要之外,它的软件部分也会特别重要,我们很多软件底层都是自己来做而不是采购第三方,我们会做自己的操作系统、供需链和编译器,所以我们在软件部分做的比较深,有单独的团队。在这之上会做一些软件的开发商的SDK,下一个开发者会基于我们的软件开发方向做一个二级开发,形成自己的应用解决方案。应用解决方案我们自己也会有团队去做,一般都是比较底层一点的,比如像match的方案,人机交互的方案等等,客户只要做一些小的改动就能变为自己的方案。这就是自动化测试开发部分。在我们的研发人员中大概有一半的人员都是软件工程师,一半是芯片设计相关。


发展方向-AI: 我们接下来往AI方向发展。我们的AI和现在的AI四小龙公司不一样,他们做的都是基于智能安防或者金融安全等大型的方案,我们的目标方案是往小的嵌入式领域去做,还是基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的领域,把Ai的技术融入到物联网领域,把人脸识别和语音控制带入到千家万户中去。像我们合作的一个demo就是能够识别家庭成员的面孔,然后为你定制一些个性化的方案。这种人脸识别的要求不像智能安全那样要认识全中国那么多的人口,只是做一个本地的头像识别,不需要传到云端。把Ai的算法做到小芯片里面是乐鑫的一个核心优势。

语音方案上,我们和百度的合作就是语音方案。我们接下去也会推比较多的语音方案,不仅仅会落实在语音音箱这样的一个产品,因为我们认为未来家庭里的每一个设备,都有机会加上语音,不需要通过音箱来通知其他设备。乐鑫想要做的就是把AI加入到IOT里面去。

云端:乐鑫和云端的合作非常密切,和国内几大主流云端都有合作,比如腾讯百度小米京东等等,在海外就是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都有合作和一些认证。

预计到2023年使用WiFi和物联网识别的用户会达到35.23亿,不含PC和手机的部分,乐鑫在这个领域当中在2017年到2019年的市场份额占到了全球第一,在19年的时候大概占到了35%的市场份额,第二和第三分别是17%和16%左右,前三家已经占据了大约70%的市场份额。


乐鑫的文化。因为技术是短期的东西,我们会更多的谈一些文化的东西。乐鑫在技术上强调艺术,希望员工带有一定的审美,乐鑫的名字来自于一个音乐术语,意思是充满感情和表现力。我们希望员工做任何的产品都带着审美的意识。乐鑫的成长和IOT的成长是互相成就的,推动整个行业有一个巨大的变革,乐鑫也能得到一个非常好的回报。我们现在的S2芯片的资源已经比8266丰富很多,S系列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产品线,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发展历程。(S系列的历史)S系列里面,S2目前是不带蓝牙,S3会带上蓝牙,后面蓝牙都会支持到5.0以上。S系列的好处是,S代表security,现在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芯片安全要求等级会越来越高,我们在定义S系列的时候,和谷歌亚马逊一起参与到了安全参数的讨论,要做到怎样的安全级别,所以我们的安全性是符合整个国际的要求。另一个很大的变化是MCU的架构,我们做了非常大的调整,使得它能够在未来Ai的发展上能够继续拓展。32系列可能就做到双核就结束了,但是S系列的架构未来可以作双核、四核甚至八核的产品线,因为AI的发展最后拼的就是算力,算力就是MCU性能的表现,在不同的AI场景下,需要的MCU算力是不同的,MCU有多核的表现可以适应不同的AI场景。


开源。乐鑫的软件是开源的,会直接放在GITHUB上让全球所有的开发者开放,目前我们也被认为是全球三大开发者硬件平台之一,在无线的领域当中,乐鑫算是异军突起,因为前两者在无线的领域表现一般,在无线领域乐鑫的产品线能够让开发者们立刻打造一个物联网产品,再加上APP的辅助和云平台的数据,可以做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甚至有些创客设计的产品可以快速地商业化。

我这边着重介绍一下我们的开源平台的一些东西,因为我们的代码是开放在GITHUB上,目前已经有四万多个开源项目,这意味着对于开发者来说,如果他新进入一个生态圈,他可以迅速地在网络上找到他想做的项目的代码, 甚至可以快速学习别人的代码,大家可以互相学习,看到别人的创意是什么。

这是一个的排名,GITHUB的代码排名,我们在C语言上在中国排名第五,在世界排第59。在中国,第三是阿里巴巴,第六是360,一二四的排名都是大神级的个人,所以我们在C语言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乐鑫的发展模式像海外包围中国的一个模式,因为海外的开发者开源文化比较强,物联网的发展比较好,都优于中国,所以一开始我们在海外的发展特别好。在YouTube上很有开发者都会贡献他们做的一些视频,8266的播放量已经达到136万次,开发者们每天都在上传新的东西。在社区内还有很多书籍,这些都不是乐鑫写的或赞助的,是开发者们自发出版关于8266的书籍,已经覆盖了十多种语言,有很多开发者希望自己的母语语言的人都能学习和接触到乐鑫的产品。乐鑫的开源文化非常特殊,可以认为有上百万的开发者社群在围绕乐鑫的产品做贡献,我们也会积极地倾听社区的宝贵意见,如果他们发现乐鑫的产品中有bug或者其他问题,他们向我们及时反馈,协助我们去修正这些东西。这使得乐鑫的发展不仅仅是乐鑫的几百号员工的贡献,其实也来自于全球最顶尖的开发者在社区的贡献,未来的竞争是社群之间的竞争,这是我们和竞争者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乐鑫的族群在推特上和Facebook上都非常活跃,只要搜索我们的产品名词就会有大量的内容输出。

我们的产品都围绕着我们的愿景和使命,为世界开启智能生活,为技术共享推动万物智联。我们在B站上也建立了一个乐鑫物联网学院,会上传很多大家自己制作的视频以及一些教学的东西,我们也希望未来在教育方面做得更好。现在中国的青少年计算机比赛,在五六级考级的时候,已经把ESP32列入计算机考级的内容。我们跟一些大学有合作,希望这些学习电子芯片的工程师们在学校里就开始接触乐鑫的产品。这其实是乐鑫未来的一个布局,我们从教育开始,就让大家去熟悉这个领域,熟悉乐鑫的平台。进入工作之后,乐鑫有自己的社群,就可以商业化去做。


不一样的乐鑫人。乐鑫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人员,在中国很重视hacker的群体,我们有一个员工连续三年在hacker超级大会上作为演讲嘉宾,他会向全球的hacker工程师们去介绍乐鑫的产品,以及他使用乐鑫的芯片做的一些有意思的产品。乐鑫通过这种社群的模式吸引力全球很多顶尖的技术人员去加入乐鑫。他们非常认可乐鑫的产品和开源文化,然后把技术往前推动,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乐鑫在招聘上也非常重视招募A类人才,我们希望他们在加入之后能够跟随领导有一个快速的发展,我们大概有20%+的员工都是外籍员工,我们有四个海外子公司,全都是研发中心,我们的销售全都集中在上海的总部。我们会邀约海外的员工来到总部上海一起进行技术研讨。

乐鑫的产品在发行的时候都是业内最领先的,乐鑫的创新意识是在血液里的,我们在技术研发的时候就要求去创造一些市场上没有的东西。乐鑫重视并鼓励员工去做一些大胆的尝试。

我们的创始人虽然是带研发团队的,非常重视研发,在管理上有自己的想法,我们经常一起讨论管理的问题。现在乐鑫有四百多人,接下来肯定会成为一个几千人的公司,不仅仅是芯片公司,还包括软件公司,未来我们会偏向于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所以我们对文化建设和员工培养都非常重视。



提问环节:

Q:最新的ESP32芯片里面集成了WiFi、MCU、甚至还有AI的功能,想问一下公司的强项是哪方面?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

A:集成非常重要,如果单拿一个出来,很多老牌的公司都已经做的非常好了。我们做了很多二次优化的东西,我们的技术优势是在于,我们能够把东西做小,把集成做好,在同样性能下,更小的东西意味着可以着更少的制作成本,就能有一个价格优势。通过技术优势推动成本优势,因为物联网的客户都是价格敏感型。成本优势会带来市场。我们目前的竞争者主要是台系,比如联发科。欧美系的竞争力下降较快。


我们更希望我们的定位是MCU公司,等于说是卖MCU送WIFI。我们认为WiFi很重要但是WiFi不是未来。


Q:Bluetooth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吗?

A:是买的的IP,然后改的。如果接下来我们往MCU发展,就不需要买IP了,因为是一个开源指令集,我们基于它做自己的IP。


Q:AI的功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吗?

A:没错,包括语音和图像。


Q:我记得上海也有一家公司也是做小家电的MCU,中影电子?

A:不太一样,因为目前从技术上来看,原来你的设备上有一个有自己的功能的MCU,然后又加了一个MCU+WiFi上去,其实一开始实现的功能是智能化,并没有去取代原来那些简单的作用。他们的产品还是去做一些控制的部分,我们的MCU主要是在智能的部分为主。如果将来越做越强的话,是有可能替代掉那一部分的。但是因为那个产品本来就很便宜,去取代没有什么意义,这不是我们的目标。


Q:下游的应用

A:很难拆分出来,因为我们目前的下游客户很多都是多元化的客户,比如说像小米,我们第二大客户,小米下面有几十家生产的公司,每家的产品都不一样,但小米是走集采路线的。


Q: 有哪些大客户,占比?

A:不能透露(客户很敏感,我们在招股书上披露过前五大)。由于社群模式的存在,我们不需要一对一地对客户进行技术服务,研究大客户(方案商和模组商,代表下游几十家公司)没有意义,因为大客户不是终端客户。我们看重物联网这个时代的变化。


Q:上半年的增长不太好?

A:主要是疫情的影响,一开始是二三月份的中国生产被停止了,四五月份由于海外疫情爆发生产出现问题,因为乐鑫的市场是全球的,所以我们两头都有损失。但目前从六月份开始就逐渐回暖了,大家也都做好了心理预期。


Q: 去年下半年的收入很好是因为季节性还是特别原因?

A: 季节性的,这个行业就是季节性的,三四季度一般来说会占到60-70%左右


Q:对今年下半年的展望

A: 我们在年报里做出了预期,但是只考虑了中国的疫情影响,没有考虑海外的疫情影响,但是我们还是在努力追求原来在年报里的那个预测。


Q:其他竞争对手有类似的软件平台或社区吗(涂鸦)?客户使用自己的软件平台还是我们的软件平台

A:目前没有看到类似的社群。联发科、高通都没有。这个模式很特殊也很难复制,乐鑫的社群诞生于物联网大爆发的背景,有先发优势。涂鸦是一个云平台,从整个技术结构来说,他们这个软件是架在我们的软件平台之上的。


Q:我们的下一代产品是叫ESP32-S ?

A:我们现在已经有S2,已经开始产生收益了,接下来会有S3,明年会有S4,之后会有S5等等。我们会有一个cost-down系列,会取代原来的8266。跟很多的消费电子不一样,这个芯片产品的生命周期会特别长,跟消费电子不一样,因为消费者家电很少更换,家电厂商会希望芯片有很稳定的生命周期。


Q:每一代产品ASP提升有多少?

A:832大概是8266的1.5-2倍左右的价格,S3会更贵,S2 是介于832和8266之间的,不一定新品就比老的产品贵,因为他们会去往不同的细分市场。


Q:在IOT领域,目前WiFi6是不是不太用,WiFi5就已经够用了

A: 对,WiFi6 是因为数据传输比较好,但我们认为它会是一个未来,因为我们相信AI会进入千家万户,那个时候WiFi6就是需要的,我们会在WiFi6 上做布局,但不是现在的市场。现在的市场WiFi4已经足够了,WiFi5因为穿墙性不够,所以只能做一些视频流。


Q:什么时候会推出WiFi6的产品

A:最快是明年,慢点是后年,已经在准备中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53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53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53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53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53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53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53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53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53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53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413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