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116 阅读

领导:总经理 李总 ,董秘 汪总等


疫情对光伏行业、我们公司影响?

光伏16年开启perc技术应用,更接近平价,中东地区、印度、我们西部达到平价上网,光伏蓬勃发展。光伏最基础是电池制造技术,设备厂上市推动行业发展。本来预测2020年新增装机145gw,主要以perc为主。但疫情影响欧美、印度国家封闭,我们市场几乎停滞,出口受限制。如果5月底前疫情影响消除,2020年预计新装机110gw,国内30-45gw。

 

疫情对装机、我们公司大概率会限制。经济萧条对光伏电站建设、能源需求也有影响,光伏投资性行业,需要资产证券化才能发展。对我们也有影响,我们需要别人投资建电站。

 

目前新型光伏电池技术市场更新节奏?

光伏需要技术进步才有新投资,早期perc至今超过200gw,原来预计新perc测算上线70gw,目前来看不好说。现在能看的到后期方向:

1、p转n型、双面,但现在由于p型perc各环节降价,转n型可能延缓。

2、topcon、异质结、perc+,目前perc+还没有明确革命技术,是在不停进步过程。我们主要说topcon、异质结,实验室技术由但是大批量应用还有问题解决。新技术核心逻辑就是度电成本是否划算,目前topcon、异质结在特定场所有应用,但是普通而言还不行,尤其perc降价推迟了替代节奏,替代要一两年不好说,我们一直在准备。

 

公司新的技术路线、技术储备现状?

光伏产业未来发展路线很清晰,包括不断改进perc+、topcon、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等。我们一直围绕工艺路线发展,两条路都在走:

Topcon:我们在传统工艺添加lpcvd,其他也有用pecvd。我们目前在进行中,原来有样机客户试验、现在开始投向市场。

异质结:目前国内外全力设备厂家做不超过4家,目前小批量生产应用,兄弟厂家水平也差不多节奏。小批量离我们目标还有距离:转换效率还有升空间、生产成本还要下降,这两块实现才能使得异质结较perc有经济性,我们目前还有距离。

 

公司Q1毛利率、今年Q1有波动,全年、长期来看趋势?

毛利率四季度有波动,和设备结构、价格有关,不会成为常态,会在区间内波动。Q4毛利率不具备代表性,看全年、今年一季度。

毛利率我们行业是下降趋势,一家独大时候产品开发期、成长期毛利率要高一些,但是当大批量生产有同质化竞争价格会下来。设备厂商没有较强定价权,毛利率下降必然发生,但有新机型、新技术同样设备毛利率也会变化。

 

一季度看现金流情况特别好?

Q1疫情原因涉及收款问题,Q1疫情原因付款支出减轻,因此现金流会有改善。

 

今年扩产设备中隔代产品topcon、perc+转化效率、单gw投资数值?

Perc转化效率22%,perc+做到23%,topcon双面做到24%,异质结可以24%-25%。目前都是理论实验室数据,早期天合、最近宁波材料所topcon做到24%。但是批量生产取决于设备厂,要有原材料、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后才能替代,还有距离要走,目前成本还不好核算,量产以后才有意义。

 

我们异质结和下游接触问题,设备端如何要考虑经济性问题?

下游主流厂商在关注异质结新技术,以及新进入者也很关注新技术弯道超车,我们都有接洽。但是关于投资还是关系经济性、资本驱动,目前疫情影响下还不符合条件。但是也需要下游有能力、有担当的厂商推动才能产业化,我们也会投入支持。

 

我们目前关心单结电池、之后异质结+钙钛矿等叠层电池,未来叠层电池异质结的重要性?

Perc之后大家看到topcon、异质结加上钙钛矿,实验室可达25-27%更高接近30%的转化效率。但是叠层要考虑和谁叠,单结变叠层钙钛矿是很好的背叠者,光波有分段,某些段在异质结好、某些在钙钛矿好,利用不同波段创造高效率。叠的过程中异质结表层透光导电膜和钙钛矿材料一样,叠的过程有天然优势,异质结+钙钛矿叠层优于普通碳化硅叠层。

 

但是钙钛矿问题在于2端制还是4端制问题,2端就是异质结底层上面叠钙钛矿,但是电源之间电阻不一样要找比较好结合点匹配比较难。现在有通过膜厚、掺杂量匹配,但是太阳入射角会变化,会影响电池匹配参数;现在四端制,下面的硅基电池有正负极、钙钛矿也有正负极,各自变成独立的电池两节,相当于组件技术,也有很多难度。目前还是单结为主,要异质结、钙钛矿技术都稳定下来才能匹配。

 

疫情对于今年行情影响展望,对应我们订单规模节奏情况?

现在行业内疫情+产业化竞争,上游开始降价。2019年硅料新增投产12.6万吨,全国有48.75万吨,现有技术相当于166gw,不受疫情影响预计装机145gw,中国已经达到166gw,要是薄片化能到250gw。目前硅料产能大于需求,也会有竞争问题。

 

硅片价格每个月22-24号价格下跌,去年156是3块/片,现在2块,之后可能会下降。新上的五大家隆基60gw、中环50gw、晶科25gw、阳光6gw、晶澳6gw,5家合计150gw,加上其他家165gw,薄片化200gw以上。现在2.5元价格很低。

 

电池厂来说上游下降降低成本,但是还会还给终端用户,电池片努力非硅成本从每瓦1块降到7毛,使得整个产业链价格下降。但是市场需求60-70%都是国外,疫情影响开工率不高,如果盈利不好会影响下游投资,个人相对悲观。但是我们在手订单饱满,同时疫情可能使得各国本土化生产,海外市场比如印度投资欲望加强,印度、中东市场政治驱动动力大,三四季度也会有信心。

 

大尺寸硅片应用是否产生电池产能新的替代?

现在虽然200gw的perc,但是18年Q3以前的perc现在价格下降都不盈利,市场期盼大尺寸替代盈利性更强。大部分新的订单投资单晶硅片,和单晶炉技术参数有关,和单晶炉热场改造、技术升级有关。大尺寸应用有个产业各环节生态培养过程,包括产品本身、配套、物流、运输、安装等,因此主流新上还是8寸单晶炉产品为主,12寸逐步加大份额。

 

我们hit的pecvd进展,样机和数据落地时间节奏?

异质结四个环节:制绒、功能膜、透光导电膜、金属化,目前最关键环节是功能膜,比传统工艺要求更高。目前两种路线:1、pecvd路线,极大主流厂商,包括德国、理想、迈为、我们。2、catcvd路线,以日本松下、爱发科设备为主。

现在国内主流pecvd路线,我们有研发,目前进展样机有了,数据还要调试。样机要长两层膜,我们目前还没有成熟数据测试,我们还没有落地一直在推进。

 

目前ibc、hbc等其他技术路线我们如何判断和布局?

Ibc半导体工艺应用多,较应用有成本、外部环境两大障碍,hit就是异质结和ibc结合。路线评估下来和topcon、hit工艺比和大规模应用要解决的问题更多。成本角度,要用半导体的昂贵图形技术,装备、材料、工艺时间,控制需要大量努力。参与的人多会做的更好,但目前设备厂商选择路线主要以较近为主,ibc和异质结比关注度不高。Ibc环境场景对现有厂房也有较高要求,我们对很多技术都有关注,对异质结关注度更高一些。

 

P型和n型正反面会选择哪种技术路线?

电池要么遮光小、要么接触好、要么钝化好,做了正面之后做背面,正面对遮光少、接触好要求高,背面就是钝化好,但是n型电池钝化要正面做,正面、背面难度一样,正面不好做可以放在背面做。关键还是接触、钝化、电结构,我们在perc基础上优化。现在我们p型为主,掺杂方面做成n型、双面不难,现在还有注入技术但是成本高。我们主要是满足客户需求,我们会在细节上下功夫,没有太多主动考量。

 

N型、异质结一直有龙头厂商布局,和十多年前做perc时候类比异质结能否主流?

和三四年前perc比有差别,我们技术发展类似于半导体,越到后面越难。一代设备造就一代工艺,这些技术实验室早就存在但是要做产业化。现在大厂家除了产业化推广以外还有新技术叠加,如梅耶博格用玛雅推动perc由铝背场变成背钝化,相当于完成实验室产业化,16年开始推广,但是之后一直在技术改进,现在perc有很多技术叠加,老的产能不挣钱。

 

技术路线认定也不同,下游客户要叠加很多技术,在材料、结构等要叠加perc+,有些认可异质结,我们设备厂商不好判断那种技术,各家都在路上。

 

一季度给客户签合同预收款政策有无变化?

预收政策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我们做专用设备,无法保证每个厂家同样比例、账期,牵扯有时和客户共同研发,早期和下游联合研发技术,有对方知识产权,价格付款有优惠。

 

我们hit的pecvd技术原理和竞争对手区别?我们降本要提速度参数目标什么标准?

Pecvd原理都一样,都是通过反应气体介质、高频电源电离化形成等离子体,电化学反应陈膜沉积到表面产生功能膜。目前兄弟厂商hit的pecvd大部分是平板式,产品平面化,用托盘传输,梅耶博格、应材、理想都是这样,早期产能小1500片/小时到3000片/小时。

 

迈为早期用动态pecvd,我们也有各种方案考量,没有正式结果前很难有定值。Pecvd参数控制量都一样,比如温场、气场、高频电场、压力场控制下发生打等离子体化学反映,降本除了速度提升以外还有膜的控制,我们都是配合应用厂商满足要求。

 

我们很多产品线技术布局,但是研发费用率不高的原因?

我们很多产品线关注度和投入度不同,存在的设备都是关注,比如perc我们关注了平板、ald,我们也坚持强项做管式。我们过程中如果有技术领先就会加强关注,不划算的技术就会停掉。

 

现在评估hit投入,我们和客户合作研发会省掉部分经费。半导体行业做自己中试线费用很高。我们12年双反行业低谷后在思考,之前主要做进口替代,之后要做高效化、国家化、智能化战略。早期我们做了印刷、显示器电极、中试线等,后来我们中试线基地给天合了。未来研发要和客户紧密结合,瞄准大规模生产,研发费用可能会不同。

 

二合一pecvd毛利率,占比情况?

我们pecvd三种产品,两种perc电池(管式pecvd,主要用正膜、背面氧化铝),还有异质结平板pecvd。我们Pecvd是持续改进,增大产能单位制造成本下降,占比和毛利率没有明确时间段划分,我们2018Q3有个小变化,到19年有变化,到现在又有改进。现在新上的基本都是二合一装备,占比很高,性价比是增加的,单位投资价格是要下降的。

 

毛利率方面,对客户来说我们加大产能,也适应了硅片尺寸变化,同时耗材耗电减少,最重要的是工艺时间优化。客户降本要求工艺时间缩短,对客户毛利保证要持续优化。对我们毛利保证尽管产品价格下降,但是结构优化、规模增大、供应商培养都是方法。

 

公司对于今明两年资本开支指引?

很难预测,量变质变不好把握,设备最后会配合工艺时间配合上,对于上下片中检送气、加热优化过程很漫长,研发有很多不确定性,有环境、洁净度、气体程度不够需要解决,时间很难预测。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116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116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116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116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116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116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116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116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116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116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4224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