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58 阅读

一、收购及业绩介绍

收购细节:

红相股份收购志良电子100%股权,总对价为8.6亿,其中65%是通过换股的方式,35% 是通过现金支付对价。这次配套募集5.5个亿,除了35%的现金对价部分,公司还募集了一部分的流动资金。2018年初的时候,红相股份当时和志良电子签了5%的收购协议,当的想法是参股。这次100%股权的收购是双方在两年里互相了解之后,进一步的全面合作。

股价表现不好的原因:

市场上错误的报道此次事件为重组失败,造成了一定的恐慌,所以公司借此机会特别说明。如公司配套募集5.5个亿的事情,被同花顺的报道描述为发行5.5亿股,误导投资者认为摊薄较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实际上公司目前的总股本也才3.58亿股。

行业背景:

雷达行业是所有指挥控制和火力打击的眼睛,是传统的军用电子行业。电子战行业是军事装备的后起之秀,电子战装备是所有的军事作战装备中唯一在平时和战时一直滚动使用的装备类别。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强大的电子战能力,震撼了全世界。海湾战争之后,我国对此领域高度重视。当时总参成立了第四部,该部牵头全军的电子对抗装备的发展、建设、训练的业务。当前,我国在东海和南海的方向,与外军发生了直接对抗。军改之后,我国增加了两大军种,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加上陆海空,共五大军种。目前,五大军种独立发展和采购自己的电子战装备,全军不再强调统一管理,这也使得电子战装备发展面临了很多新的机遇。

目前,电子战技术相比雷达技术滞后,正处在奋起直追的阶段。模拟仿真方面,各国防军工企业、院校、部队训练演习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模拟仿真设备。尤其是军方近年来大量强调实战化的训练和演习,为了实现这种常态化、逼真化、多样化的训练,同时又不给国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模拟仿真训练的建设投入非常大,相关经费甚至超出了国防经费的范畴,有很多专项经费。

志良电子的主要业务:

电子侦察的业务,即侦收分析,掌握敌方雷达信号的特征。

电磁防护业务,即我方主动发射信号,破坏敌方的雷达探测能力,并掩护己方的目标行踪。

雷达抗干扰,协同己方的雷达来判断对方是否对我方进行干扰,确定干扰类型,并采取有效措施,破坏敌方干扰。

模拟训练业务,在模拟作战场景中的电磁环境以及敌方的雷达、干扰信号等等,主要目的是训练己方的部队在复杂的对抗环境下,如何更好的利用己方的电子装备。

志良电子主要的产品类型:

因为电子战装备保密程度高,所以公司重要关键的业务,对公众来说比较陌生。公司生产的产品覆盖系统、模块和器部件等等。产品最终配套于机载、弹载、舰艇载和车载多种军事装备和设备。行业方面,配套于船舶、航天、航空、电子等几家军工集团。最终用户延申至各军种、院校、基地和国有工业企业。具体例子如:

公司开发的雷达模拟训练仿真项目是整机项目,该项目潜在客户是雷达兵部队,实现平时电子对抗条件下的训练。

公司的某型干扰控制型分系统配套于我国信息产业集团的地空干扰系统,目前已在批量的生产和装备,该分系统是整个大型系统里的核心系统,整个系统的干扰技术和干扰量的产生都是由该分系统控制。

公司某型雷达目标反射特征模拟设备为航天科工集团某研究所研制,该设备主要用于配套某型导弹。

公司研制的某型信号处理模块,这些模块往往根据甲方的要求配套研制的。该模块主要配套于电科集团某型的机载综合信息系统,该产品将批量装备于我军研发中的主战飞机。

公司所有产品都是根据甲方的需求创新地研发定制,以科研带动批量生产进行发展。



二、投资者交流

1. 志良电子的订单情况?

截止3月底,在手合同 4.1亿,今年预计还有1亿的合同,订单还有6.9亿。

2. 电子战的市场空间的情况?志良电子在行业的位置?和研究所的一些关系和格局情况?

因为电子战行业特点,国家、军方没有相应指标来统计。以公司的经验,从国内骨干单位的基本数据推算:电子对抗行业,5年计划,至少有500亿的市场规模。雷达抗干扰业务方面,从雷达反向推算,保守估计150亿的需求。雷达模拟训练业务,保守估计60亿,实际可能更多。雷达模拟训练业务分布于各个军兵种、基地、院校和工业部门,该业务将在5年内迎来爆发性的成长,除了军费之外,还有各个国家财政专项投入。据了解,各基地关于模拟训练的需求,基本上是全数财务满足的。

志良电子在行业地位方面,公司有很强的技术竞争力。技术团队成立比公司还早,唐总已有十几年的军工经验,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从国内电子对抗专业的学术创始人。当年,唐总在国有单位里,就是电子对抗骨干和核心技术部件开发的技术带头人,也得过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若干奖项,并且编制了国家军用标准。公司团队主要人员均是硕博学历,且很多出自于雷达、电子对抗、通信、电气、微电子等行业人员,毕业于交大、哈工大、南理工等名牌学校,还有成员是原来国家重点型号的电子装备、关键部件的总体、主任设计师。在民营企业中,志良电子的技术实力是很强大的。在志良电子所处的电子侦察、电磁防护、雷达抗干扰和模拟仿真业务上,全都是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志良电子在装备体制、关键技术、综合射频、训练方法上都有不同于其他单位的创新。正是靠这些创新,志良电子与其他单位合作,形成竞争上的优势。

从竞争格局方面,公司目前只有在模拟仿真训练业务上,存在一些竞争。在上市的企业中,景嘉微、航天发展、雷科防务、天银机电。景嘉微正在推动某电子侦察模块类业务,还未形成产品;航天发展有多型模拟仿真的产品,在干扰业务方面,没有形成装备;雷科防务、天银机电在模拟仿真里有产品,在装备配套领域稍无建树,所以他们对装备程序不熟悉。公司在这些领域,都有大量装备产品在生产,且不是模拟产品,是装备的产品。在侦察、电磁防护、雷达抗干扰业务上,公司几乎没有竞争对象。模拟仿真业务上,公司采用差异化定位竞争,不参与大型且数量少的项目,主要瞄准部队使用的批量生产的训练产品。和国有单位关系方面,主要是配合关系而不是竞争。国有单位之间存在互相竞争的关系,技术上互相封锁,管理上不隶属,行政级别对等,矛盾比较突出。这些国有单位都希望和实力比较强的民营团队进行技术合作。志良电子运用自身的优势与不同的单位进行充分的合作。综上,志良电子在行业内是有优势的。

3. 2019年,志良电子收入和利润增长十分快,且在手订单4.1亿,对应业绩承诺20%的增速是否比较保守?

志良电子前期曾计划上市,且做了一些股权激励的措施,且希望继续专注于军品,并不把上市作为唯一的目标。公司和红相股份合作,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军工战略协同效应。业绩承诺的确保守,这和公司的军工团队特点相符,希望稳扎稳打。公司设定了激励计划,调动团队积极性,把超额利润部分作为奖励。公司的团队也比较年轻,希望走的更加远一些。红相股份的领导也希望在军事板块上做出一定的成绩。

4.合同4亿,订单6亿,合同和订单的联系?军品定价机制?利润率大致走向?合同执行周期大概有多久?预计2020能确认和交付多少?

二者关系是大部分先有订单计划,计划之后转化为合同。军工板块利润率不可对外公开,已经公开的是不能超过10%/5%/8%,但是利润不代表实实在在做这么多,军工行业很多是义务,能做这个行业的都具有爱国情怀,所以利润在国防事业上的体现有另外的形式。定价机制有两种,一是择优竞争定价,二是军方定价,竞争定价存在于公开自由竞争产品,比如参加招标,中标价格就是采购价。但是大量装备比如飞机、导弹几乎是按照军方定价,军方核定军工历史有关,比如通信利润率低,因为竞争激烈,雷达相对高,电子战更高,因为产业新、竞争小。军品来讲,程序规定有贡献成分,不管国家经济是什么状态,军工收入均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民品可能有亏损问题,但是军品的资金都会回笼,而且军品这么多年没有听过哪家单位做赔了,军品国内的价格比大部分比国外低,有的比国外高,利润和国外相比不透明。

公司现在的在手的合同是4.1个亿,在手的订单是6.9个亿,今年计划大概截止到现在收入是4800万,大概在5月底要接近7000万,收入大概1.5个亿。

 

5、业务协同方面,公司为何想到进入军工行业,并购志良电子会有什么业务协同?

母公司传统业务是电力设备检测监测,技术专业范围覆盖广,利用技术实现电力设备的诊断,和客户、竞争对手接触后发现可以做其他领域的布局和应用。比如公司的光学在电网的市占率很高,竞争对手比如大力科技、高德红外,虽然市占率不高,但是红外销售体量高很多,在军工安防销售额大,所以公司想把红外光学应用到其他领域,调研发现在军工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就去寻找军工市场标的,借助第三方平台进入军工板块。公司希望军工标的是自身比较熟悉的,军工电子比较符合,调研发现军工电子特别是微波射频有好的前景。接收星波后,它的市场渠道主要是射频和微波的院所业务,去年收购鼎屹的是想把红外民品拓展都放在成都,类似大力科技,民品主要做工业检测。志良电子17年开始接触,它的业务和星波有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志良做的模块产品会使用射频微波。协同体现在志良和星波产业链上的协同,双方市场渠道各有优势,志良在海军、空军有渠道,星波也有自己的客户群体,技术和市场渠道都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另外,星波和志良成熟的市场渠道未来也可以为鼎屹的军工业务提供资源。

 

6、减持公告披露部分高管和实控人在减持,具体是什么情况?

按照披露规则要把未来一段时间的董监高减持计划披露,交易所认为之前议案的披露不够详实,要求补充披露。减持是因为股东体外有投资项目,因为是Pre-IPO资金占用周期长,需要通过股票质押融入资金,18和19年质押率很高。近两年市场对大股东质押率比较关注,去年开始就在降,19年上半年80%多,年底降到67%,证监会走访的时候希望降到60%,以下,去年年底67%的质押率离要求还有差距,所以还需要资金降低质押率。投资的IPO项目有一个已经过会,5月6号挂牌交易,还有一个做汽控机床零部件业务的公司因为疫情延迟到5.19报科创板。

 

7、合同方面,毛利率和净利率的水平?

综合毛利率74%-82%,净利率42%-50%。

8、与国家队研究所是合作状态,在手订单来看下游主要客户的分布?

924、 38 51 、722 、8511 、14 所、10所、30所,是比较核心的客户。

9、现在产品有多少比例是针对军方?

因为公司是科研院所一级配套商,是做系统机维护,我们80%的型号产品业务都是这种情况,海军装备型号科研费直接在军方备案。

10、那可以理解为80%是作为分系统,公司有作为总体单位的装备,未来会不会往更下一层级的配套去这个延伸或布局?

公司目前正在做的项目,有根据军方这个要求和使用需求,跟军方商量定制的项目,目前正在做,即将要参与项目程序,在个项目上公司是直接采购最新方,公司是二级保密单位,专业装备资格健全;但是大部分的项目是通过平台,直接采购是大型装备里各集团的大型总体骨干企业,其他如军工电子、兵器、机电,基本上都属于配套单位。虽然是配套单位,但是在机关里有背书,即系统级的科研费全部要在机关有备案。

在未来的一个发展中,现在国企平台没有跨专业,公司可以利用小而全的特点,跨专业融合新产品,在系统层级配套给军方,配套给部队训练,这是未来军民融合的领导方向。军民融合背景下,民参军一直在有,但是像没有户口一样,现在国家在推广这一点,所以公司跟红相之间,利用红相的平台,有利于推广民参军。有希望跟国家的一级队去做一些科研上的样机式,现在是这是我们是这么设想。但目前训练方面的任务,公司现在跟部队进行是量身定做形式,公司是提供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建议,去跟部队商议方案,如果这个方案能行得通,就针对于公司来量身定做。公司接下来有一个项目,要在全军做模拟试验,要把效能放给大家看,如果效能放开,则公司未来市场广阔,这也是公司第4类产品。唐总目前带领团队已经攻克了两年多,一直在在走在一个方向,目前可以在向市场上去推广。

 

11、志良电子仿真业务有一些上市公司在做,志良电子差异化体现在哪里?

市场上已有的公司拿的是技术改造项目,或者试验基地需要试验系统,他们参与招投标,这些项目单套系统规模大,技术要求比较高,周期长,但是数量少,投入很大,利润比较难把控,竞争也比较激烈。公司差异化在于瞄准部队,由于做了很多装备,所以与部队沟通频繁,也参与了很多演习和训练,比如抗干扰改进试验,由此与部队建立了技术联系,了解了部队的使用习惯和训练需求。并且公司掌握了电子侦擦、雷达抗干扰技术,了解雷达的制作,可以根据部队需求去开发训练产品,当部队提出需求的时候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别无二家。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58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58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58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58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58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58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58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58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58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58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5199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