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66 阅读


Q&A

经济报道Q:现在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这种情况是否会对华为2020年经营造成影响?是否对华为供应链造成影响?华为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A:目前为止,华为在中国的运营已经全面恢复。我们尽可能帮助供应链上每一个伙伴恢复生产。我们也不清楚未来疫情的发展情况,如果有少数的供应商如果无法恢复供应的话,我们也难以预计未来会发生怎么样的改变。我们将会采取我们力所能及的措施。

CNN Q:这次疫情爆发会不会让我们以后谈及这个时代就划分为“疫情前”、“疫情后”两个时代?我们也听说华为最近为运营商提供了一些应急工具,这些工具之后是否会成为常态?

A:会不会划分为“疫情前”、“疫情后”两个时代我们不清楚,但这次疫情肯定会成为每个家庭重要的记忆。华为现在还没有精力仔细思考未来的规划,现在更多聚焦的是如何满足客户在疫情中的需求以及保障供应链的正常运转。现在全球都处于在线会议、在线生活的阶段,带宽面临着巨大挑战。华为为全球200多个国家提供服务,我们需要尽可能去解决这些挑战。疫情发生期间,我们也发现了我们运营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这会驱动我们在疫情结束以后继续改进和优化,比如我们发现不用面对面开会也能把会开好,当然我们也发现大家对网络、对5G产生了新的看法。

路透 Q:2019年华为多少收入来自5G?多少来自海外?

A:2019年华为来自5G通信设备的收入大约30亿美金,运营商收入占比较小。2019年全球还只是处于5G部署的起步期,当然5G在全球所有国家的热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5G节省了大量的传播成本。美国对我们全球5G的打击和遏制还是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至少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工作量,我们需要大量时间和客户、合作伙伴、相关政府去解释,我们还有少数2G、3G、4G客户在5G时代没有继续选择华为为他们提供设备、技术服务,比如澳大利亚的TPG,丹麦的DTC,挪威的Telenor。我们确实没估计5G收入中国有多少,海外有多少。

Global Times Q:美国媒体报道白宫考虑新的出口管控措施,可能会限制台积电在内的供应商对华为进行出口,华为有什么反对措施?

A:我们看到了路透社报道的消息,也看到了中国日报报道的消息。中国日报说如果美国政府实施这种措施,中国政府也只能实施相应的措施,对美国有关公司限制出口。我们相信中国政府不会允许中国公司任人宰割,相信中国政府也会采取相应的管制措施,为什么不能以同样的网络安全原因禁止采用5G芯片的美国手机在中国使用呢?就算在这种情况下,华为还能从韩国的三星、台湾的MTK、大陆的展讯购买芯片进行手机生产。就算华为因为长期不能生产芯片做出了牺牲,相信在中国会有很多芯片企业崛起,华为也还是可以通过这些企业和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欧洲芯片研究厂商进行合作进行生产。如果美国政府可以直接修改外国厂商的游戏规则,其实是在破坏全球的自由贸易。如果中国政府也采取相似的政策,这会对全球产业产生多大影响?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对全球企业都是毁灭性的,毁掉的将不只是华为一家企业。

CGTN Q:华为在透明度方面有哪些措施,如何展示透明度?

A:我们将按照2019年的方法继续进行。

Q:美国的禁令对话为业务影响较大,可否展望2020年的业绩情况?手机海外销售预期?

A:

2019年是华为公司最具挑战的一年,然而我们仍然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我们还有大量的储备来应付客户的需求。

2020年是华为公司最艰难的一年,因为全年都处于实体清单下,产业界预测我们的储备也应该快用完了,是检验我们供应链稳定性的一年。新冠疫情是预期之外的情况,带来的金融动荡、经济放缓是华为将在2020年面对的新挑战。由于疫情还在快速发展中,华为优先确保员工安全、响应政府抗疫需求,暂时还没有做全年的业绩预测,现在也很难准确预判。2020年,我们如果活下来,明年还能发布年报。

5G手机海外销售:去年5/16之后新机不能预装谷歌的GMS系统。华为推出了HMS系统来保障全球用户的权益,期待谷歌APP能在华为应用市场上架,正如他们在苹果APP Store上架一样,这将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多更好的应用。华为希望在海外的所有5G手机都可以使用谷歌应用。也期待5G手机在海外卖的更多,但是现在很难准确预测,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HMS生态。

中国日报Q:目前欧洲成为了疫情重灾区,怎么看对网络建设节奏的影响?怎么看今年国内的5G机会?

A:

欧洲5G部署的延后取决于疫情发展(疫情有多久就会延后多久)。

中国在疫情控制之后,加快了5G进程,三大运营商目前都在进行基站招标。相信三大运营商会完成年初计划的5G建设量,可能还会适当增加。具体增加多少取决于1)三大运营商的预算;2)部署的速度能否追回疫情影响.

华尔街日报Q:华为去年净利润增长速度低于前面三年,2019年下滑的原因是?海外收入占比下滑是因为美国限制吗?

A:我们在5/16华为被美国BIS纳入清单之后,加大研发投入以争取主动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去追求短期的高净利润率,肯定是优先进行供应链重构、以生存为第一目标。

海外收入占比下降主要是受到谷歌不再提供GMS系统影响。去年在中国以外的消费者业务,5/16之前高速增长,之后快速下降,到4Q19才有所恢复。海外消费者业务影响了华为收入至少100亿美元,导致了海外收入占比的下降。

南华早报Q:华为手机在海外遇阻,国内厂商也开始竞争海外高端市场,未来会如何平衡国内外发展?

A:选择很简单,在中国实施1+8+N全场景智慧生活的实施,同时致力于打造HMS生态来支撑起手机在海外的销售。我们希望智能手机能够继续使用GMS系统,但是决定权不在我们手上,我们可以努力做的就是去构建HMS生态和APP服务。尽管很艰难,但华为也没有选择。华为智能终端业务肯定不能局限在国内,而是要在全球发展业务。

布鲁塞尔Political Q:欧洲国家对华为的态度,给华为欧洲运营商业务带来多少影响?您觉得欧洲运营商的手段是否公平?

A:至少在公开报道上还没有看到哪个欧盟国家把华为列为威胁公共安全的国家,说明欧盟各个国家还是在基于事实做决策。我们和欧洲各个国家政府都在保持合作和沟通,一些事情还没有发生,我们也不方便对做评价。

日本 Q:日本运营商已经启动5G工作,华为在日本是否禁止参与5G?

A:公开渠道商没有听说过日本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我们和客户、政府监管也在沟通。目前华为和日本的NTT、KDDI没有合作,我们只和软银有合作,且目前的合作主要集中在4G领域,没有合作过5G基站。但是我们期待和软银移动的合作能够从4G延续到5G。但这最终取决于客户。

观察者 Q:尽管扩大和升级对华为的限制措施可能造成对产业链的系统性风险,但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将对美国芯片产业造成怎样的影响,他们会面对怎样的挫折?

A:这里不做深入分析,推荐去看美国BCG的报告,《How restrctions to trade with China could ens US leadership in semiconductors》,已经把问题回答的很清楚。

Q:未来五年多厂商、O-RAN、TIP等会对华为带来多少影响?

A:微乎其微。

关于O-RAN,首先它不是一个标准,只是一个实现架构、实现技术。基于这种实现架构、技术做出来的基站一样要满足5G标准和运营商对功耗、性能、性价比的追求。O-RAN崇尚开放开源,可能会应用于5G/6G时代的基站实现方式。

历史上3G时代基站的实现方式已经变更过一次,就是华为开创的分布式基站,将原来一体化的BBU/RRU分离,把RRU放在铁塔上,大幅提升了基站性能和覆盖。但这并不是一个4G或5G的标准。

1)3GPP制定标准的时候更多是保证基站与核心网、手机与基站、基站之间的的连接,并不是关注基站的实现方式。2)站在运营商角度,他们并不关注实现方式。运营商更关注的是基站的性能、质量、性价比。

无论Single-RAN、Open-RAN都是要满足5G标准,实现手机和基站之间的互连。Single-RAN就像专用计算,Open-RAN就像通用计算。Intel一直希望推动通用计算取代专用计算,但是目前专用计算的应用只有越来越多,没有更少。Intel希望华为的基站用他们的x86,我们认为只要Intel通用计算能在性能和性价比上超过专用计算,我们会很乐意运用。Open-RAN用通用计算,短期内还无法满足客户需求,所以短期对华为业务的影响不大。无论是Open-RAN还是Single-RAN,都要达到客户需求、能够做到高性能集成。

Q:华为在New IP上的战略?

A:我很高兴产业界和媒体对new IP感兴趣。new IP这个名字是我(徐直军)取的,最早不叫这个名字,我之所以这样命名,因为当时5G叫new radio,而我认为面向未来的IP也可以叫new IP。现在的IP技术始于1969,1978定型,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取得巨大进展。原来IP最早是把全球计算机连接(办公),现在IP可以在移动领域把所有的手机连接起来。但是近年来它没法满足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对低时延、安全性的要求。5G当时的目标也是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增长的基础上,要起满足行业互联广连接、低时延的需求。new IP在满足移动互联网、办公需求以外,也要去满足行业的工业互联网需求。new IP现在还是一个研究课题,华为IP专家和全球科学家、工程师广泛合作探讨。现在各国的IP专家都在自由的研究、创新,希望共同解决IP网络面向未来的问题。昨天下午金融时报的记者问了同样的问题,希望大家不要一开始就政治化看待这个课题,事实上大家仅仅是为了解决IP面向未来的问题在进行研究、讨论,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66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66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66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66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66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66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66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66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66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66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11654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