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60 阅读

出席:公司董秘林总


一、经营情况回顾

2019年下半年,家电、汽车有明显的好转,电力19年跟17、18年比较有明显的复苏,同比增长超过了20%,而且应该是可以持续的比较好的增长。


20年1季度,受疫情影响,整体经营情况和我们年初预计的差异比较明显。疫情之前,我们预计今年整体的经营是比较好的,因为家电、汽车的复苏我们认为是可以持续的,再加上电力很好,高压直流有海外,信号、工控等业务也不错。


二、疫情影响分析

全年增长目标由原先10%下调至略有增长

目前看,疫情对我们一季度影响还是比较大,这个时候全年疫情影响会有多大还是比较难精确判断,但对我们全年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肯定是会有的。目前初步看,对我们全年经营的目标可能有调整,原计划是收入实现10%甚至更高的增长,如果后面海外疫情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控制,我们希望全年能够实现略有增长,这个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海外疫情的影响二季度中期加大,延续1-2个月,但部分企业开始复工,是积极信号

现阶段看,疫情对海外的影响从二季度中期开始加大,应该会延续1-2个月的时间。因为欧洲主要国家疫情现在得到了控制,但还没国内这么好,包括美国、巴西等的疫情还在持续,所以我们认为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海外复工复产已经在开始,像整车企业、主机厂,3月份逐步停工,但到4月底,大众的部分公开就已经复工了。美国特斯拉通知我们5月10日开始恢复供货。当然能这些复工复产不能马上恢复到疫情以前的状态,但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二季度收入在一季度基础上不会大波动,有2-2.5个月的订单,下游厂商生产计划打乱,订单修改的情况增多

整体看,2季度的收入应该在1季度的基础上不会有大幅的波动。目前我们的订单情况有2-2.5个月的水平,产能利用率4月开始差不多在82-86%,结合未来两个月的订单情况看,产能利用率会在4月的水平上略有波动,因为现在没有看到大规模的订单取消的情况,当然订单的修改情况现在比去年同期要多,因为下游有些客户短期看,他们的生产计划全部已经打乱了,我们作为供应商,肯定会配合客户去需改订单,比如交货周期、批量数、发货数,肯定都会发生变化。


【提问&回答】

【疫情影响】

Q:疫情对海外订单2季度影响最大,还是说3季度也会延续?

A:疫情对海外的影响3月下旬逐步体现,4、5月的影响要大一些。5月之后,由于海外车企等逐步复工,我们认为应该能整体稳住。


Q:海外疫情从业务角度看对我们的影响?

A:海外业务中,电表、低压受停工停产的影响相对小一些。汽车产业链复杂,影响比较大。家电也有一定影响。还有一些工业相关的也有影响。


Q:4月我们的产能利用率很好,如果5、6月维持这个水平的化,产能利用率应该比去年同期要更好,但是收入角度看,如果2季度和1季度差不多,同比应该是有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今年的产品价格,实际上和去年相比是有略有下降的。


Q:海外TE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各地工厂已于3、4月停工,欧姆龙意大利、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工厂3、4月陆续停工,松下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工厂4月停工。我们海外的份额上升是不是一个契机?

A:短期的维度,会有一些订单转移到我们这里,这个是肯定会有的。更长期看,这次对他们海外的工厂打击是非常大的,我们会成为海外这些客户更主要的一个选择。


【高压直流】

Q:今年1季度高压直流有1亿元的规模,和去年差不多,国内这边应该受疫情影响比较差,为什么能保持这么好?

A:今年有海外,去年同期没有。我们大众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做的,特斯拉也是去年10月份开始供货的。


Q:20年高压直流海外400万颗的出货目标会不会下调?

A:目前还没摸底,但是肯定会有下降。比如,大众的平台量上去之后,碰到了一些软件的问题,需要一定时间解决,而且3月工厂因为疫情停工了,现在了解到的是5月后会恢复发货,但是量应该在2-3万颗/月,比之前计划的5万颗/月要少。但是我们了解到7月份他们的量会达到7万颗/月,如果能达到,全年的目标实现还是会比较好的,有一定不确定性,取决于他们的软件问题解决时间以及疫情的控制。

但总体看,主机厂并没有把这些项目放下,包括我们奔驰的项目,特斯拉新启动的超级快充的项目,这些项目都在推进。


Q:特斯拉的量的预计?超级快充的项目?

A:疫情前,特斯拉给到的信息是全年超过30万套的需求,不包括Model Y,我们现在Model3里面占70%的份额。超级快充是下一代的一个新产品,现在方案还在设计。

而且,我们不光在Model3、Model Y上和特斯拉有合作,特斯拉的重卡,我们现在也在推进一个继电器的应用。


Q:特斯拉降价对我们采购上有没有调整?

A:目前还没有接到这个信息。我们有自己的定价权,会考虑客户的需求,但是不是需求满足他们的要求。


Q:除了电动化,随着智能化的提升,因为更多的产品可能会更加自动化,继电器的需求量和价值量是不是会提升?

A:这个是肯定的。汽车发展两个大方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我们是非常认可的,这两个方向都会大大增加继电器的配置。继电器作为一个自动开关来讲,本身主要就是用于电动自动化跟智能化。单车的价值量提升多少这个目前很难精确判断,因为其实大家看到说现在这块很热,但是其实真正距离成熟的应用还很早。


【汽车电子】

Q:日系车,我们高压直流国内丰田BDU项目,传统车丰田审查第二轮,好像已经在进入日系的供应链了?

A:这个是一个趋势,比如我们去年并购海拉的业务,进一步体现了宏发汽车继电器整体的实力。海拉的项目今年1季度的收入6000万左右,年化2.5个亿,和他原有的规模差不多,他之前也就是2.8-3个亿,考虑到疫情略有影响,说明我们已经很好的承接了这个项目。之前提过,我们并购海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拿到客户和渠道,海拉原有客户大众、戴姆勒等的交付都没收到并购的影响。

欧美汽车市场,我们现在基本上具备了比较好的条件,接下来会持续努力提升份额。韩国市场,韩国进入比较容易,韩国本土没有特别有能力的供应商,但是韩国车整体比欧美日系的要弱一些。日本市场,本身汽车继电器的供应商比较强,另外就是供应链比较保守,所以我们接下来会努力推进这一块。一旦日本市场能够打开进入,我们汽车继电器的发展就是全球化的发展。我们的愿景是,让全世界跑的车都装宏发的继电器。


Q:松下等的盈利能力是不是和我们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我们能够否替代他们?

A:现在他们可能会更加注重盈利能力,但这个反而会制约他们的发展。泰科、欧姆龙、松下,他们的继电器业务占集团的比重非常小,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拿业绩说话,没有业绩会进一步边缘化。但是如果他们进一步强化利润跟业绩,市场上他们就更难和宏发竞争,第一,他们的规模在缩小,规模效应在减弱,第二,他们现有的产品在老化,生产、设备方面也在老化,竞争力就处于劣势。如果要提升竞争力和我们竞争,就需要加大投入,成本就会飞快上升,利润可能亏损,亏损加剧他们在集团的弱势地位,所以他们现在是陷入恶性循环,两难的境地。


应一个方面,从产品的维度,继电器是一个核心的器件,我们需要对客户承担非常大的责任。海拉的例子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他的汽车继电器一年3亿人民币的规模和他们全球总共70亿欧元的规模来讲微不足道。但他们要卖只能卖给我们,因为要对客户负责,大众、戴姆勒这样的客户他们不能得罪。我们收购海拉的价格看也算是白捡了这块业务。

所以、松下、泰科、欧姆龙对他们的汽车客户也一样,需要维持,如果因为继电器影响客户关系,他们损失会更大。松下等会让客户慢慢去找新的供应商,所以很多客户都来找过宏发。


【电力】

Q:电力沙特项目什么时候会开始供货,估计未来两年每年有3-4亿的收入?

A:今年1月份已经开始供货了,但是上量有个过程。这个项目推的很急,全球有7-8家的表厂在供这项目,但是目前排下来,这些表厂我们都是主要供应商,我们的份额可以到70-80%。现在有些表厂已经开始逐步上量了,有些表厂还在做的过程中。


Q:国内的电力继电器?新标准如果出来继电器的单价是否会提高?

A:本来觉得今年国内会持平或者略降。但是现在看起来下半年疫情过后,下半年国家可能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现在新标准的方案我们也在参与制定,继电器的单价会略有提高,我们会保持相对合理的利润率。



【低压电器、工业】

Q:低压电器今年投入9000万,会形成多大的产能?

A:低压电器整体看我们希望能够迅速提到我们的第一目标,10个亿的规模。今年1季度疫情对我么交货有一些影响,主要是物流。产线方面,已经有一条低压接触器的自动化产线在交付工厂,这条是属于提升替代原有的就的半自动化产线。大概7月份会有一条断路器的新产线,这条是对应新产品的,因为疫情影响比原计划的6月要慢一点。另外,低压里面立威腾的出货已经开始了。


Q:除了老的通用继电器以外,公司电力是最早超过10亿元的,现在汽车电子也解决10亿元,高压、低压、工控目前都在5亿元上下,低压之前我们自己预期的比较高,后面会不会有一些调整?

A:现在5-6个亿左右规模的业务都是面临比较好的机会,需要有些积累,基础打牢一些,或者等待一些机会。基础夯实主要是对低压而言,这两年确实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但总体看我们的经营思路没有大的问题,这块业务也是从2个亿的规模做到了6个亿左右,我们以产品的品质、综合服务能力拿下了海外中高端的核心客户。我们的短板,之前我们希望单品高效生产去拿下这个市场,但是这个市场是成套招标,然后我们就开始开发新产品,很多新开发的产品难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但是最大的发展方向没有变,目前调整的包括我们这块业务的负责人,是希望更有魄力执行我们的规划。

工业这一块,宏发早期是1个亿左右的规模,借助ABB、施耐德的贴牌项目,我们做到了3个亿,那两年增长非常快速。贴牌项目有一定体量以后,增长就会变慢,后面3个亿到5个亿这个依靠的是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在OEM项目上发展了自己的能力,推广了自己的产品,做到了5个亿。我们现在面临新的机会,施耐德、ABB跟我们合作有5-6年,过去合作关系非常好,他们接下来可能会在未来1-2年内,会进一步把海外项目产能转移给宏发。比如施耐德印尼工厂,一年大概有2500万-3000万只的产品,未来准备逐步关掉,产能转移给宏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如果未来我们把这部分也为承接下来,会增加我们工业继电器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另外做完这些项目也能提升我们的自主品牌。应该说这块业务目前有很好的基础也有很好的前景。


【功率继电器】

Q:功率继电器?

A:海外比如欧洲市场会收到一些影响,海外占比在40%左右。现在看功率继电器和我们18年底到19年初的状态比较像,四川、西安这块相对低端的产品受影响比较大,本部还可以。


Q:功率继电器里面家电的占比?

A:之前在70%左右,现在要略微低一些,不会到70%。19年,光伏、电源等新能源市场主要核心客户供货超过1亿元。


Q:功率继电器这一块,疫情期间我们恢复的很快,我们的竞争对手影响更大,目前随之疫情恢复,我们一些小的竞争对手恢复起来会不会给我们一些压力?

A:疫情期间我们发挥了一些优势,短期上看,大家都受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影响要小一些。但是我们也认可,竞争对手恢复过来一定回加剧竞争,因为谁都谁都不愿意丢失这个份额。

所以我们在今年一季度的经营讨论里面也反复强调,说今年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力保市场份额。其实这个策略跟我们在18年四季度跟19年上半年的策略是一样的,当时大家也知道竞争非常激烈的时候,我们在加大力度保证市场份额。


【新业务】

Q:真空灭弧,传感等新业务的情况?

A:其他的新产品,宏发没有放弃,我们在鼓励新思路,新产品。同时,我们也能忍受新产品拓展上较慢的情况,因为宏发定位的都是中高端市场,门槛非常高。

氧传感器,后装市场我们已经占到20%的份额,但规模上不去也说明这个后装市场很小,需要进一步积累,进入主机厂。

真空灭弧,去年和华电配合的非常好,市场开拓上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去年增长还是很好的,今年1季度因为疫情很多工程做不了影响比较大。更长期的,借助华电这种客户,未来国内市场能形成品牌效应和市场地位,承接更多的项目。

电力电器,我们结合了陶瓷的工艺,未来希望作为一个技术方向去发展,做陶瓷类的产品,虽然发展的慢,但不会对企业形成比较大的负担。

电容,今年可能会下降,之前规划就是下降的,因为我们要对它的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它过去一些家电类的产品竞争非常激烈,价格一直往下走,希望选择一些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做。


【并购整合、投入】

Q:今年如果外部环境比较差,会不会考虑加快并购整合?

A:宏发不排斥并购,不过会稳扎稳打。比如海拉我们最开始解除是5年之前。还有就是,宏发不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拿下某个标的,拖两年他们其实会变得更惨。


Q:海外这一块是什么样的节奏和投入强度?

A:海外仍然会继续作为一个工作方向,但是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思路,不能说因为提出全球化,就每年海外投入一个工厂,需要注意风险。海外这些企业过去1-2年我们基本上都结果过,渠道是顺畅的,这一轮疫情对他们来说打击非常大,也许未来1-2年会有更好的条件。


Q:今年各个业务产能扩张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优先级排序?

A:今年投入的50%在开关跟电力两个事业部,汽车、通用等的主要是技改提升效率为主。高压直流方面我们去年的投入已经很大,特斯拉、大众、奔驰、比亚迪的产线都是去年头的,而且去年投的时候就有一定的冗余,现在的生产线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比如特斯拉的产线是50万只/年的,如果未来特斯来卖的更好,或者增加超级快充等需要形成量产,会再投入新产线。

电力主要是过去的线是以纯手工或者半自动的为主,产品如果是降价的趋势我们需要考虑技改提效降低成本。


Q:继电器门类比较细分,有些门类太小宏发应该不会做,所以我们整体的份额提升的天花板在哪?

A:一些门类比如电表,我们的份额再高也不可能达到垄断市场。我们对客户和市场有自己的选择,比如高压直流,我们锚定一二级主机厂,目前国内主要份额我们已经占到了40%,海外我们也是最主要的供应商。拼价格的市场我们也不会做,典型的国内的充电桩这块。

如果不考虑结构性的变化,以目前全球接近80亿美金的市场看,我们应该能够做到全球20%的份额,如果考虑高压直流这种市场,这块市场起来会很大,我们的份额也很高,我们整体的份额占到的也会更多。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60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60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60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60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60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60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60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60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60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60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8713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