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64 阅读

上半年经营概况:一方面,2020H1由于疫情因素导致消费者行为改变,虽然这对各行各业造成不容小觑的冲击,但幸运的是高鑫零售是经营民生必需品的企业。在疫情期间,超市的线上需求强劲,业绩大概是平常的3-4倍,同店都取得了三位数的成长,上半年同店增长5.7%。虽然线下店铺因为停业对租金收入造成一定冲击,但由于业主的减租和政府社保部分的减免,降低了商铺租金收入减少的冲击,现在商铺的复业率已经超过97%。另一方面,2020H1由于疫情因素,商品结构也出现了变化,生鲜消费占比特别高。因为商品结构的变化造成总体毛利的下降,但各项费用的节省也抵消了毛利下降等不利因素。此外,双品牌整合效果显著,对高鑫的盈利做出了贡献,上半年营收增长5.1%,期间溢利增长15.4%。在疫情期间,线上订单的飞速成长,也印证了两年前数字化转型是正确的,公司早已为提升长期竞争力打好基础和做好准备。

 

Q&A:

1、调查发现,超市行业的同店增长率出现了放缓的趋势,能不能请黄董介绍一下在最近几个月看到的情况以及原因,未来将采取什么措施遏制住线下的客流下滑,同时线上会采取什么措施来通过线上的增长来拉动同店?

上半年同店增长5.7%,但最近的六七月份同店增长确实是有一定的压力,调查发现同业情况差不多,高鑫还算是最好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今年的雨季超乎往年,尤其是在中部地区,比如江西、安徽的水灾,今年的水灾比较严重;疫情将学生放暑假的时间打乱了,往年七月初有一波学生回到卖场来,但是今年七月份还在高考,其他的还没放假;因为下雨的关系,温度比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服装销售会受到不利影响;水产的事件,比如北京批发市场发现三文鱼的疫情、大连发现进口虾的问题,因此水产部分衰退很多;疫情的反复,比如新疆、北京、大连,政府会采取很多措施,这对顾客造成了很多不便,消费者信心遭到了一部分冲击,消费力没有完全释放。针对这些问题,公司采取的措施是开始做夜市,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广场上做了很多夜市的活动;也进行早市活动,目前八月同店有正面的成长,有一定的效果

 

2、展店方面,高鑫未来以中小业态为主,高鑫会加速开店,是展店策略一个比较大的变化。高鑫是做大卖场的公司,中小业态的模型有没有跑通,以小润发为例,现在已经开了几家店,模式很有意思,把友商的经验都借鉴了,比如钱大妈,这些模型是否已经完善还是一边开店一边完善的过程?很多友商开的店初期会产生巨大的费用,如果未来加速中小门店开店,会不会对短期业绩造成压力?

前几年主要做数字化转型,今年开始多业态发展。高鑫变成多渠道、多业态的展店模式,中小业态的模式高鑫在最近35年之间已经摸索了很多,今年找到了正确的模型。高鑫确实吸收了友商的经验,最近在南充、海门、宜兴等地方开了几家店,效果挺好。本来预估每家店一天三万元营收,一年做一千多万元,但这几家店开业初期一天达到了十几二十万,到了年底这个模型就会更加清楚,现在还不能过早下定论。另外,开店是否会对业绩造成压力方面,新开的店都是一开门就开始盈利的,至于盈利模式不太方面透露,这些小店一部分是来自大店的供应,所以不需要另外的物流中心,每一个城市有自己的生鲜处理仓,会随着规模弹性调整,所以我们也在探索生鲜处理仓最适合的规模,生鲜处理仓的费用很少;现在有三四十家中小型店铺准备签约,可能会更快,多业态模式之前就一直在探索,今年开始实施,也不宜过快。

 

3、能分享一下这些中小型店铺的相关的一些数据,比如平均面积大小、预算模型单店的销售、利润的周期等?传统大店有外租收入,中小门店,只能靠销售,成长起来利润率会偏高还是偏低?

中超面积在3000-5000平方米,4000-6000平方米也可能,小超大概200-500平方米;中超平均业绩在1.1亿左右,小超在一千万左右,一天两三万的业绩;这两个业态展店没有什么障碍,小超是中国特性导致的,只有中国有那么大的社区,基本上一个社区的门口就开一家社区超市。

小超里的加工是用半专柜的形式,他们付的租金挺高的,也算是以租养租的一部分;中超背后是机制的问题,不能用大卖场的机制经营中超,永辉的合伙人制度很适合中型超市,未来管理机制也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4、阿里的林小海林总开始担任大润发的CEO,市场对黄董事长在管理层担任的角色、未来管理层的新老交替有些看法,这么多年来,大家把黄董和高鑫零售画上等号,未来在管理层人事变动方面会不会有变化,会不会对公司的经营策略产生影响?

这个事情目前还不确定。管理层几个比较重要的干部也已经达到了退休的年龄,也跟阿里方面谈过,要准备人才,有些阿里的人才可以到大润发来,主要还是要看董事会任命,目前还不确定,至于是不是林小海还不确定。

我没有退休计划,CEO的任命需要通过董事会,目前还没有跟董事会讨论退休的事情,目前还没有相关计划,大润发本身有一套非常完整的继任人培养的计划。将来我退休了也没有问题,林小海过来了更好,他来了可以引进更多阿里的资源,这对高鑫是好事情,大润发的人才十分优越,至于谁能带领大润发进一步拓展新零售,如果有一天小海能来,对高鑫绝对是福气。

提问补充:资本市场的意愿是一方面能够获得阿里的更多资源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希望您能够带领公司往前再多走几年,大家对于您在公司的地位还是非常认可的?

大润发的制度和机制是设置的很好的,不是靠一个或者几个人往前带的,我在公司里也没有做很多事情,主要就是机制的运作。将来,我的同事们也知道怎么推动这个机制的运作,大润发的机制是目标量化管理系统,它是靠一个系统去维持公司的运作,不是靠个人。

 

5、销售趋势,B2C这块,二季度的时候DOPS店日均订单量已经达到950单,比一季度有很大的进步,下半年DOPS的指引会不会调高?

因为疫情原因,线上购物订单量超乎我们预期,本来全年定的目标是一千个,到了五六月已经超过一千单了,所以这部分提升20%左右也不过分,当然也存在此消彼长的问题,线上订单增加,线下订单就会减少,要看线上的成长能不能抵消掉线下的衰退。另外,到年底DOPS应该可以调到了1200单了

 

6、B2B有一定的恢复,那这块业务有没有更新的全年的指引?

目前还是维持上半年定的目标,因为疫情原因,上半年很多企业没开,很多和企业的业务没有办法继续,现在陆续该恢复的都恢复了,现在B2B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但还是会按照现在的目标前进,可能到年底还是会离目标差一点。目标是含税一百亿,不含税,八十亿。

 

7、线下上半年基本没跌,CPI帮助了很多,可以不可以分享一下,线下业绩客流和客单价分别对同店增长的动力是怎样?最近几个月线下呈现怎样的趋势,对线下下半年的展望?

现在顾客网上需求比较强,就没有再分线上线下业务了,从整体来看,线上线下都是顾客,希望还能够维持同店增长率持平的目标,因为现在顾客都慢慢移到线上去了。

 

8、Retained inconme因为商店还没也复业所以有一个下降,下半年是否还会下降?今年有指引要关三家店,上半年已经关了三家店,是不是代表下半年就不会有这样的impairment cost了?关于从政府收到的补助,下半年还会有,如果有幅度是多少?

下半年的retained inconme我们认为还是会有影响,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往上调整租金还是有压力,另外抽成的部分,业绩如果达不到也会有影响,下半年可能还是会减少,但是减少的程度会低,因为现在已经回到97%了。

政府补贴虽然会少一点,但还是会有,目前的政策主要是对中小企业补贴,子公司以及一些门店能够得到一些减免,这一部分减免刚好跟商业街的减收互相抵。

今年下半年没有准备关店,但是impairment cost本身并不完全跟关店相关,有个别门店在业绩方面有压力的话,这些门店还是会有产生impairment cost的可能性,下半年还需要持续观察。

 

9、商业模型方面,和菜鸟驿站进行合作,从淘鲜达、天猫之后的又一个合作方式,也有提到小业态,现在好像离消费者越来越近,发展多种消费者触达。是不是可以从消费者触达的角度去理解公司最近的一些新的进展?

顾客便利性的需求越来越强,过去大卖场强调one for shopping,现在网上商品比我们还丰富,现在顾客对我们的需求转变成了能够马上买马上拿到,所以便利性也变成一种趋势。小润发是有道理的,中国社区很大,两千多户的社区非常多,在小区门口开超市非常方便,还可以开启社区团购,阿里的菜鸟驿站在全国有五万个点,明年可能会到十万个站点,这样菜鸟驿站就是天然的团长,可以与社区超市彼此强强结合,另外我们也可以借用这个机会自己拓展自己的社区团购业务。目前的模式在调整,但总体的模式是对的,我们有很多线下门店,可以很快触达消费者,能够很好的适合未来顾客便利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未来大卖场会走向社区化、小型化的原因。

 

10、与菜鸟驿站合作的业务应该很容易盈利吧?不会有什么费用导致前期亏损吧?

菜鸟驿站是天然的团长,可以去开拓其他社区的团长,和它合作没有什么成本,因为菜鸟驿站的站点本来就有。我们现在在考虑的是怎样养成顾客的习惯。

 

11、投资人可能比较关注top line,但是对margin方面关注不太多,单独看欧尚上半年的毛利是有提升的吗?未来是否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之前讲了很多水灾对同店增长的影响,水灾对供给有冲击,水灾对交通运输方面有负面影响,但是不是对其他方面呢?

水灾对交通运输方面有负面影响,但Tick size是上升的,成长了十几二十多的都有。疫情期间政府在鼓励消费者减少去超市购物的次数,一次买多一点,所以B2C在疫情期间(每单平均)曾经达到了120块。

欧尚毛利率在逐步改善,一方面是因为大润发和欧尚两边的采购是共同的,最主要的是损耗率在下降,过去欧尚损耗率在2-3%,现在已经下降到1.5%,现在下降了0.5%左右,还有很多成长空间,大概还有1%的成长空间。损耗的减低就是毛利的提升,两边的差距大概在1点多百分点,大概在明年或者后年会逐步缩小,毛利还是会上来。

 

12、门店选址,是由公司自己团对选址,尤其是中超和小润发的部分,还是说会借助外部的一些资源,比如会开放加盟,尤其是小店的部分。刚刚也提到小店是一开就赚钱的,所以收回成本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月?

之前说的有点夸张,因为我们开店之后的业绩确实超乎预期,但是不代表每家店一开店就能够收回成本,养成期不会那么长。

选址部分有自己的团队,小润发方面现在还没有考虑外部加盟,现在是内部加盟,就是内部员工加盟,初期还是在用自己的团对在找,后面应该也会用中介公司的渠道去确定选址。

 

13、开店成本,开一间中超和小润发大概要花多少钱?今年跟明年的资本开支的指引大概十多少?

没有办法给详细的数据,中超的目标是两千万以下,小超是一百万以下。

 

14、跟天猫超市合作方面,中超跟小超未来是跟天猫超市共享库存为主还是跟大卖场共享为主?

小超就在社区门口,是否与天猫合作没有那么重要,中超一定会有和天猫合作的,只是目前刚成立,还没接入系统。中超和大超都会有和天猫的合作。

 

15、中小超方面的盈利能力怎么样,比如毛利率大概怎么样,与大卖场有什么差别?中小超也会有线上服务吗?

中超有线上服务,小超现在还没有考虑,但以后应该会有。

中超的毛利率会比大超高一点,小超又会往上再提一点点。毛利率初期应该差不多,初期以与大卖场持平为主要目标,目前开的几家门店看,比预期要好。

 

16、上半年增长主要是线上部分提供,线上收入增多是否会对整体毛利率产生影响?

上半年的毛利率会比较高,但是线上业务不能一开始想着获利,要想着怎么发展快,怎么获得市场份额,形成进入障碍。本来想着可以收配送费,但是现在还不急。生鲜电商没有获利超过1个百分点的,大部分都是亏损的,只有高鑫是获利的,这个模式是不容易的。初期我们不想只以获利为目标,而是想办法扩大市场规模,减少其他的竞争对手进来,不能给竞争者太大的空间。

 

17、下半年毛利率的指引是怎样的?会好一点吗?

定的目标和去年下半年相同,还是想回到常态。EBIT也差不多。但是租金收入的下降可能还是会有一定影响,上半年同比下降了1%,下半年可能同比下降0.5%左右。

 

18、中长期三到五年,希望中小超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流量获取方面,不仅有淘鲜达,还有自己的APP,这方面未来除了和阿里合作,未来在自己的渠道方面有什么想法及其背后的逻辑和未来的投入?

流量获取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开通多渠道,我们现在在架构任何可以带来流量的渠道,包括抖音等等。

内部我们定下的中小超规模挺大的,具体也要看实际开拓的效果。小超明年大概200个店以上,中超30-50个,实际业务部门的目标可能是中超50-100个,小超300-500个,财务人员会保守一点。

 

19、电商客单价,第二季平均客单是68元,好像比之前设想的目标设想的好,有没有打算把下半年的客单往上调?线上的operating margin有没有可能比线下来得高?之前跟盒马有合作一个盒小马,从盒小马到现在的中小型门店,经过这两年的实验之后,有做哪些方面的更改?小超和大超的SKU大概会有多少,有些差异化的产品,尤其是即时的产品,销售占比大概会有多高?

去年度目标估计是65元,给采购人员的目标是66-67元,现在的结果与预期差不多,长期65-66元是比较合理的。这是因为我们的SKU是很多的,其他的对手SKU达到这样的客单是比较有难度的,我们还设置了免费门槛,其他都在复制我们,我们的门槛价是39元,有的设置38元。现在线上的margin比线下低,但是不急着拉高,希望建立进入门槛之后再拉高。

我们从盒小马的合作中吸取了很多经验,才有现在的小润发,十分感谢和盒小马的合作。盒小马整个ERP用的盒马的系统,但是这对小超来讲太重了,因为盒马系统是管到每一个动作的,对于小店员工数比较少的情况下,管理成本会很高;过去盒小马采取加盟,加盟对于品质的维护不太有利,所以现在不采用外部加盟,采用内部员工的加盟。

中超SKU要超过一万,小超大概在2000-3000左右。小超中除了ready cook顾客的产品,还有已经加工好的产品。

 

20、线下客流前六个月大概是怎样的变化,经济重启之后客流有加速复苏吗?还是跟二三月份差不多?

复工以后比较好,但还是衰退的比之前多,一方面客流可能转移到线上了,另外一方面,还要考虑客单价的上升,现在的客单价成长了可能有20元,这说明顾客购买频率少了,可能不能只看客流还要结合客单价看。

过去月度来比比较平稳,没有进一步下降?

还没也完全恢复,水灾也有一定影响,衰退还是很多,但是客单价上来了,总体的衰退没有那么多。

 

21、租金方面,上半年少了大概一个月左右的租金,大概下降了18%的租金收入,下半年能够做到持平吗?还是会同比下降?过往同店租金都是5-8%的增长,未来是否还能回到继续增长的情况?

今年的同店租金收入应该是不能恢复了,现在的小商户已经受到伤害了,所以今年度几乎没有调涨租金,租金收入大概会比去年下半年下降5-10%左右。中期来看,大陆虽然疫情稳定下来了,但国外第一波疫情都还没过去,要小心第二次复发的可能,不确定很大,所以现在谈中期的发展还比较早。

 

22、业绩比较好,政府补贴和社保减免的贡献比较大,下半年,这两方面能做一个量化分析吗?比如是上半年的百分之几?

下半年应该有上半年的50-60%,下半年政府主要对中小企业有政策优惠,但是高鑫旗下有些子公司和店铺比较小,还是能获取。

 

下半年利润同比持平,租金下降不会那么多,还是能拿到大概50-60%的政府补助,那下半年利润的增长是否持平?

这个估计比较合理。

 

23、中小超和大卖场的开店位置有协同吗?有没有大店带小店的想法,比如小店卖不掉的生鲜拿去大店卖,如何平衡大店和小店之间的冲突?中小店可能一开始也是在江西等公司比较强势的地区开,那会不会对大卖场有一定的截流?如果在大店客流下降不会太多的情况下,全盘考虑这个布局?

策略是大店带小店。有些城市没有大店可能会倒逼我们去开大店。

小店的分流是免不了的,但是你不开小店避免不了其他人开小店,所以要考虑的是大店+小店带来的利益是否会大于大店带来的利益。目前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的。自己开,位置都可以协调,基本原则会照顾到。

 

34、新业态的社区团购未来的规划,中长期的盈利和成本模型?最近很多社区团购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融资,如果我们也要在这方面发力,未来这块对收入和利润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想法?

社区团购难度很大。社区团购同业的毛利率太低了,社区团购日日团,这代表每天都要有货,如果不是做大卖场的,其他对手要做会很有难度,除了芙蓉兴盛,因为它本身是批发商和经销商的联盟。所以对我们做大卖场的发展这块业务比较有利。加上重新在不同区域建立供应链是非常困难的,但这对高鑫是天然的,我们利用仓库物流只是增量成本,配送成本我们控制的也很低。所以如果我们做不成,其他应该更难。初期大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都是可能的,但是中长期还是要看是否能盈利。

 

35、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在传统零售商数字化我们已经做的不错了,未来还有什么提升空间?尤其是在后续的投入,对经营效率提升方面有什么规划?

初期是门店数字化改造,阿里的张董除了门店数字化,还需要商业街的数字化,变成流量的另外一个驱动力,所有的门店都可以做营销活动和活动。过去商店规模比较小,自己架构数字化系统比较不容易,所以考虑他们未来是否能够架构在我们的APP上,做会员管理、营销活动。所以未来会做商业街的全面数字化改造。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64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64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64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64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64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64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64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64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64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64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430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