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58 阅读

投资要点:

1)八三整体规划:3+X。3:施工和造价比翼齐飞,设计软件战略突破(首次宣布,在图形平台上,基于云服务的数据驱动的下一代设计软件),数字建筑平台成型。X:新业务突破,数字装修(过去面向单体工程,以后还要面向室内)、数字金融、数字供采、数字教育、数字城市(更大的建筑空间)...X是孵化内容,是新增长曲线基础。

2)造价八三目标:活跃用户从40万提升到80万。套装软件还有30万,可以转化20到25万。盗版的数量依然巨大,活跃盗版大约22~25万(转型前大约5:4),盗版仍然有转化空间。ARPU值提升,从5000万6000。

3)施工八三目标:每年新开工项目30~40万,每个项目持续2~3年,在施项目百万级,每个项目一年收10万的服务费用(相当于一个技术工一年的工资)。广联达希望有10%的项目用广联达的产品,达到百亿级别营收。


目录

中国建筑协会会长 王铁宏 

八三规划及展望  广联达董事长 刁总 

云端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  广联达高级副总裁 只总

数字建造,建设美好生活环境 高级副总裁 汪少山


中国建筑协会会长 王铁宏 

建筑行业重要性:总产值占GDP1/4,第二大劳动密集型产业。

建筑行业处在转型升级和科技跨越关键时间点,关键是BIM、建筑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以及跟AI等的结合。

三大趋势:

1)深化改革。监管要公平公正,招投标要改革,政府对质量的监管要改革。关键是市场化的改革。

2)转型升级。从绿色建筑开始到绿色施工,现在到建筑专业化,下一步是绿色建筑。

3)科技跨越。数字技术发展,建筑行业就是BIM的运用。

三个绝配:装配式+BIM,装配式+EPC,装配式+超低能耗。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是经典案例,大量运用了BIM和大数据。

BIM行业的空间有多大?

建筑业企业(施工)超过10万家,设计单位2.36万家,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28.68个/年。

BIM的价值?

1)施工阶段BIM可以发现建筑问题(碰撞试验),问题没有提前发现,重置成本超过2亿,时间超过6个月。

2)为智慧城市做准备。每一个建筑都需要BIM大数据。

中国BIM行业发展问题?

1)引擎海外为主,唯一一个自主引擎来自广联达。

2)三位图形平台很多是国外的。很多是云架构,数据被海外产商直接采购。广联达、鲁班、PKPM开始有自主平台。

3)施工项目基本都上BIM,设计院还不愿意使用,施工结束后BIM无用,建筑运维怎么使用BIM是大问题。

4)价值。乙方要关注BIM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而不是技术。

其他几个相关的问题

1)BIM和CIM。后者用于建成项目,现在已建成项目大约500~700万个,更大的蓝海。

2)供应链和集采平台。已经有超过300家集采平台,普惠金融规模超过2000亿。

3)ERP打通。建筑企业上ERP多年,但是一直没有打通。

4)数字孪生。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孪生是这个楼建好了,要实现毫米级的数字孪生,数据反映真实的建好的建筑。

5)AI与无人造楼。自动绑钢筋,自动混黏土等等,目前还是概念级。劳动力红利在建筑行业逐渐消失。

6)BIM与区块链,DCEP在建筑里的应用,在做试点。

新基建的三个特点

1)建筑行业的重要机遇。

2)地域性很强,每个省的建筑企业都有机会。

3)市场经济特点更加明显。PPP+EPC+融资,综合能力要求高,包括运维等。


八三规划及展望

广联达董事长 刁总 

疫情期间。广联达供采平台支持火神山建设,免费为各地防疫医院提供软件产品,一线的员工逆向而行,为抗疫做了很多贡献。我们的产品也在云端提供了很多免费的服务,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培训了大约100万建筑人。

上市10年成绩显著。收入从3亿到40亿,年复合增长接近30%。市值从50多亿到接近600亿,市值增长10倍。

战略规划:看九年,想三年,做一年。

一次创业目标:让预算员甩掉计算器,2015年完成一次创业使命。

二次创业目标:用科技让每个工程项目成功。成功的标准:项目进度加快50%,工程项目成本减少1/3,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0%,0质量缺陷,0安全事故。

每年新开工项目28万多(过去是30~40万),每个项目持续2~3年,每个项目一年收10万的服务费用(相当于一个技术工一年的工资),广联达希望有10%的项目用广联达的产品,广联达达到百亿级别营收。

七三回顾

造价。从套装软件到云转型升级,超过70%地区完成云化的转型,转型的效果在疫情中得到了体现,在疫情中经受住考验,

施工。有了实质性突破。项目管理做了将近20年探索,关键看规模化能力,产品的规模化能力,渠道的规模化能力,实施服务的规模化能力,完成了数字项目集成管理平台。

图形技术。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新算量软件发版,被市场广泛认可,支撑算量的图形平台就是广联达自主研发的。

组织在调整,人员也在调整,七三期间广联达更加具有凝聚力。

八三规划:3+X

3:施工和造价比翼齐飞,设计软件战略突破(首次宣布,在图形平台上,基于云服务的数据驱动的下一代设计软件),数字建筑平台成型

X:新业务突破,数字装修(过去面向单体工程,以后还要面向室内)、数字金融、数字供采、数字教育、数字城市(更大的建筑空间)...X是孵化内容,是新增长曲线基础。

3大模式:

1)产品模式:端+云+数据、产品平台+模块的新模式,满足客户千人千面的需求,及时更新服务,满足客户高效协同的需求。

2)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化,横向业务平台化,纵向业务一体化,

3)成长模式:平台+生态双轮驱动。

九三展望

要完成新运维,在平台上和生态伙伴一起发展,让每一个项目成功。

大支撑

1)人才:坚持精兵强将的战略,干部要有后备干部的培养,干部轮岗机制。

2)财物:继续提高财务的专业能力,要把27亿定增资金用好,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3)技术:打造核心平台和核心技术

4)集合:自身先成为数字化企业,广联达要以战略管理为主线。


云端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

造价业务 广联达高级副总裁 只总

19年转型地区超过65%,超过目标。续费率,超过85%。客户满意度上升到90%。(具体参加PPT)

LTC/CTC大约是7.71,从微观角度说,客户开发表现强劲。

授权+升级的业务模式增量空间逐渐降低。

过去是增量逻辑,现在是增量逻辑。转型地区的表现好于未转型地区。

转型红利才刚刚开始体现。

传统套装软件:客户增长遇到天花板,地域扩张接近尾声。

订阅模式:有新用户,收入投入研发,产品吸引新客户。每年固定交年费,客户随时体验新版本。

八三造价目标

把预授权扩大,活跃用户从40万提升到80万。套装软件还有30万,可以转化20到25万。盗版的数量依然巨大,活跃盗版大约22~25万(转型前大约5:4),盗版仍然有转化空间。

ARPU值提升,从5000万6000。转型后稳态,大约的ARPU值5000元,通过增加模块功能点(比如装配式),增加云服务(云存储超过一定规模收费;云端计算10分钟,终端计算5小时;数据分析类服务,做相应的指标分析,可以做到智能组架;协同类服务,钢筋和水泥协同,地上和地下协同,云端更适用协同),来提升ARPU值。

销售模式

造价的销售可以分为三种:自助式销售、交易型销售、顾问式销售。

散客:超过30%的自助续费率,客户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一个客户经理维护300家,自助式可以维护1000家。还可以做更多的AI化精准营销。

大客户:卖解决方案。

Adobe启示:从数字工具到数字营销到最后,AI+大数据(推荐方案)

通过工具标注数据,清洗数据,叠加算法,实现建模智能化、分析智能化、推送智能化。

建模智能化:大量的正确的模型,可以通过AI算法,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的关联关系。

分析智能化:引用过去模型的内容

40亿平米的算量,40*20次,土建+钢筋等等,超过1000亿的市场,我们完成30%,收费20%,可以再造一个广联达。


数字建造,建设美好生活环境 高级副总裁 汪少山

数字施工业务围绕工程项目,让每一个工程项目成功,目标是多快好省。

多:多类型,多项目管理。陕西建工上项目管理平台,同时管理900多个项目。

快:让每个工程项目进度加快50%。大兴机场提前3天完成1万根基础桩施工。

好: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0%,0质量缺陷,0安全事故。安全巡检产品累计产生700万张。

省:工程项目成本减少1/3。河南科建某建设项目利润率提升50%。

数字转型正当时,目标百亿收入

第一曲线:企业信息化,第二曲线:项目管理信息化,第三曲线:要素平台化、纵向一体化

数字施工业务项目市场空间

只看国内市场,每年新开工项目30万~40万,项目周期2~3年,在施项目百万左右,我们覆盖中大型项目10万个,每年收10万(节约1天工期就节省超过10万)。

实现策略

项目数:要求有产品规模化的能力,渠道具备规模化能力,快速实施交付的能力。

服务费:给客户提供了多少价值,以数字项目平台为核心,底层是通用技术,核心是三个中台(架构可参考PPT)。

增长闭环

数据——算法——产品——数据

数据——生态——数据

持续研发投入

专用技术:IOT平台是建筑行业专业级平台,现场管理是物联网级别的的。其他还有,BIM、AI等等。

健全渠道体系

地推团队依然重要,29省市有自己的销售团队。渠道和产品是无缝连接。

八三规划

模块化坚决向下走,提升方案能力。10万个项目,10万元年费。


Q&A

我们自己看到了产品的价值,客户怎么看待产品的价值?

施工:高层已经接受,中层和岗位级还在培育。大势不可逆,但是过程还需要培育。

造价:翻模,算量智能识别,识别率达到90%以上。对于客户来说,只要产品能实现价值,保证金缴纳很直接。


设计软件产品?

设计在价值链上市龙头。

产品储备不是一两天,我们在图形平台上有很长时间的打磨。

当前是二维软件向三位软件升级过程,是一个战略窗口期。


人员组织上有什么变化?

套装软件营销为王,市场的营销是第一位的。现在是产品为王,运营能力为王。公司的核心能力,人才架构都是这样变化的。

产品开发模式也是随之变化。


费用管控在战略上怎么考虑?

费用比较高,主要还是因为在转型期。

研发费用,我们在自主图形平台,自主引擎的投入,主要都是研发人员的投入。

精兵强将是八三的战略,我们的人均收入在八三一定会有提升。

我们的财务目标要跟业务目标相适应,七三的目标达成,也为八三目标的完成打下了基础。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58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58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58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58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58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58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58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58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58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58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387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