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67 阅读

【行业情况】


Q1: 单多晶目前的比例?

现在大客户比如说像阿特斯,多晶的还会有一些,但基本上60%-70%是单晶。今年或明年的多晶可能会更少。首先多晶产量较大的厂,虽然有产能,但不会继续外扩。第二,原来的一些小厂在经历今年这个疫情,洗牌已经基本完成。

 

后续在单晶上,Perc方面,投资其实已经很大了,再投它的可能性也不大,后面N型TopCon,可能也会有一些投入。

 

Q2:普通的单多晶正银价格有差异吗?

差异非常小。

 

Q3:主栅用的银和副栅用的银差异大吗?

不是特别大,主要看银含量。因为现在对主栅的要求,应该是比这个正银的银含要稍稍低一些,但是差别不大。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可能各家对这个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主栅的银含要进一步降低。细栅因为现在对效率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细栅降低银含的可能性不大。

 

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降成本。现在主要是主栅通过把主栅的根数变多变细,现在细栅的根数也是在慢慢提,原来是101,现在是110左右。

 

Q4:多主栅正银消耗量降低了吗?

多主栅对消耗量来讲,细栅的根数变多了,主栅的根数变多了但是变得越来越细了。那么从总的银含量的消耗来讲,银消耗是越来越少了。

 

Q5:单片消耗量有多少?

跟网板有很大的关系,同时跟它是5BB还是9BB有很大的关系。以及跟各家工艺有很大的关系(4:46)。正常来讲,现在80+是标配,但是如果管控不是特别好,或者做的5BB居多的话,90+也有可能,有些做的比较好,90+也有可能。现在有几家9BB可以做到80以下。

 

Q6:HJT单片消耗量有多少?

基本上在去年之前市场上都是5BB的,5BB的正常的消耗量在300毫克/片,去年也在降低,可以从300降到250。跟进到了9BB的话,控制好的可能在200以下,控制的没那么好的,可能在200-220左右。

 

Q7:未来这个稳态能到什么样的高度?

如果不考虑Smartwire,现在有比较明显的下降速度,应该能降到150左右。是传统的两倍量。但是传统的只考虑正面,没有考虑到背面,背面也要用银浆。HJT是两面银,双面发电而且发电效率高,双面率高。

 

Perc时代后,背银的难度已经不低了。以前的背银是跟效率不相关的,只是起到一个焊接的拉力作用。但现在的变成Perc工艺的时候,它是可以提效的。常规的不做双面的Perc背银也可以提效。

 

Q8:Smartwire是一个什么样的技术?

Smartwire主要是在印刷端的一个技术,通过这个技术可以降低银用量,按照现在的预估,应该可以正反面加起来降到100以下。但是现在它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技术是有一家叫梅耶博格提出来的,梅耶博格因为之前跟一家采用合作模式,现在不做设备,等于跟客户形成了竞争关系。所以现在这个技术未来发展成什么样子还不清楚,目前很多的技术难点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短期的发展还是不清楚。

 

Q9:现在普通的银浆是什么价格?

4100-4200左右。

 

Q10:银浆的成本?

公司的成本是银粉,在网站上可以看到的价格是银基价。银基价变成银粉本身就有两个加工过程。一个是硝酸银,然后银粉厂家会构筑硝酸银然后做出银粉。然后公司构买这个银粉再去加工,中间有很多厂商。

 

Q11:银粉的成本如何?

从产品售价4200来算,毛利不算高大概16%-17%。成本上银粉大概占了90%以上,达到 95%-96%。但这个也和规模有关,规模越大,银粉占用的成本也就越大。


Q12:低温银浆的成本呢?

它的成本会稍微贵一点,因为它的量还没有起来,在现阶段银粉肯定售价是比常规的银粉是要高的,对银粉要求也要高一些。它的银粉可能就不像常规的形态。


Q13:片银的价格情况呢?

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现在的价格含税大概是7000+,现在因为市场初期,竞争也没那么充分,相对而言还是有一些差异。

 

Q14:那常态情况下价格降了多少呢,就比如HJT这种低温银浆?

从加工工艺上来讲,它其实跟常规的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工序稍微有些差异,但是设备、人员和检测设备,基本上是通用的,应该是能够享受一段的超额收益的。因为国产替代明年才刚刚开始,今年还没多少量,目前价格比国外进口的要便宜。但是可能可以稍微卖过一点。现在价格就看整个HJT市场扩容的节奏,还有竞争者的未来规划。

 

Q15:现在国内能做低温银浆的有多少?

目前批量供货市场上只有公司,在客户端做实验能有效果的大概只有一两家,其他家有在做试验。聚和给通威成都工厂送过样。

 

Q16:低温银浆在工艺上没有难度,难度在配方是吗?

是的,体系完全不一样。HJT是低温银浆,尽管高温和低温看起来都是胶料,但是实际上原理等各方面完全不一样,低温银浆难度较高。

 

所以国内的企业就是一步步做的,先做多晶的,多晶做完做单晶,再做HJT。整个浆料体系,设备和其他的材料都已经实现国产化了,银浆方面尤其是正银是最后实现国产化的,一开始大家都是在多晶里面竞争,现在慢慢单晶也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了,后续会有新的单晶的技术路线,N型或者Topcon等,也是在国产化的过程中。

 

Q17:HJT现在渗透率情况?

A:HJT的渗透率现在较低,但是我倒不认为国产化道路会很长,从电池厂商来讲,国内龙头电池厂商的崛起和技术路线的变化就在几年之间,HJT只要有资本的介入整个市场就能起来。


Q18:银粉供应商的工艺?

A:一般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物理法,一种是还原法。现在大部分是还原法居多。


Q19:现在晶银和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出货了,产品和海外企业有什么区别吗?

海外主要是日本的两家公司。晶银为代表的国产产品和海外的区别,第一晶银为代表的国产产品在耗量上做的更好,就是细线印刷上做的好。第二虽然晶银为代表的国产产品效率较低,但是在服务的客户的响应速度上会更快,并且在价格上晶银为代表的国产产品也有一定的优势。所以现在国产很多在建HJT这个线的企业,是非常急迫的要国产化的。

 

Q20:目前晶银方面设计的产能是多少?

A:目前设计的产能现在大概在350吨左右。扩产的话一期达到500吨,二期达到2000吨。

 

Q21:产能规划中低温银浆所占据的比例?

A:因为整个市场的蛋糕一直都在上涨。因此目前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其实在至少3-5年内,应该是同步增长状态。而且刚才讲两者设备、人力、盒大概的工序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设备和人工甚至都可以共用。所以对于晶银这些厂商来说,产能都不是问题,要看客户下什么单。

 

Q22:晶银和帝科的客户群体是不是不太重叠?

A:是的,晶银和帝科股份的客户群体本来交叉度就不是特别高,因为帝科其实到现在为止,还是多晶为主的客户。

 

Q23:帝科的多晶市场份额?

A:帝科的多晶市场份额还是相对而言比较大,但是今年对它来说,多晶的下游市场变化也会有一些影响。

 

Q24:对未来浆料的竞争格局怎么看?

A:浆料的竞争格局,我认为大家还要走出不一样的路线,因为如果大家都走的一样,那其实跟没走没什么区别。现在市场上除了晶银以外,其他上游银粉几乎都是以DOWA粉为主,晶银走的是一条不一样的路,帝科94-95%都是DOWA粉。反过来晶银有94、95%都是国产的银粉。

 

Q25:那像晶银这类用国产银粉的厂商和其他厂商用的银粉价格差异在多少?

A:价格其实不是最关键的原因。政府会对银价有一定管控。所以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差异,这是正常情况下,国外银粉会比国内银粉就是稍微要贵一些。因为国外比国内还要多增值税率。大部分情况国外是比国内的要贵一点,但也不排除,个别几天国内的银粉比国外的要贵一点。

 

Q26:正常情况国内比国外能低多少?

A:它是随着银价的变动而波动的,有的时候数十到一百块钱,如果当银点高的时候,差距在两三百块钱也有可能。差距幅度在3%-5%,银点越高,差价相对越明显一些。越低的时候,差价就会缩小。市场上目前有几家银浆做的也不错,但是除了晶银几乎都是用的进口银粉,

 

那么其中最大的风险点在什么地方?DOWA 16年初发生过一次爆炸,当时市场上硕禾当时已经40%以上的市场份额了,但是因为DOWA爆炸后首先保护的是三星和杜邦,由于硕禾紧急给客户交货的话,用其他的一些银粉替代,所以信任度下降较多,失去了很多客户。现在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不能完全排除美国联手日本对中国银浆企业实施制裁。

 

Q27:所以当银粉的供应很紧张的时候,国内的这些企业对公司会是一种共享姿态?

A:对,因为像晶银这类企业是把国内银粉企业一步步培养起来的,两者间都有协议的,甚至晶银方有什么性能要求,这些银粉企业也会努力匹配,在匹配的这个过程中,双方也在不断的成长。

 

Q28:银粉企业有没有往下游延伸的可能性?

A:不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原来做银浆银粉的,现在只做其中一样。目前我知道的银粉企业也有做银浆的,都放弃了其中的一个,毕竟多少跟客户是有冲突的。除非是到一家独大的状态,但是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的话,反过来银浆也会培养新的银粉供应商。

 

Q29:晶银方面新建产能的进度?

A:厂房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建好。晶银先要把原来的350吨搬过去,这个行业设备不是那么复杂的,如果公司有订单,产能永远都不是问题,1000吨这只是一栋厂房,还有一栋作为后期的一个计划产能扩张。

 

Q30:晶银方面设备投资方面进度怎么样?

A:晶银现在是8条生产线350吨,一条将近45吨。一条线的投资额大概能有几百万左右,是个ROE高的产业,但是行业是个更新速度非常快的行业,像晶银这类公司每一天可能都要有几十甚至上百个的实验。

 

第二,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一些公司在匹配大客户上需要较大资金,要有原材料,要做交期,要交货然后开票,最后收款,这个时候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设备投资和人员投资其实是并不多的,行业就是两块壁垒,一块是技术壁垒,一块是资金壁垒。技术上会涉及到有机无机,金属、硅等各方面,难度还是较高的。

 

Q31:晶银的市场份额?

A:晶银国内市场份额大概在10-15%之间。

 

Q32:晶银这里2019年的产品单价近4700,给阿特斯的价格在4500左右是吗?

A:是的,阿特斯是晶银最大的客户。从这个角度我认为价格是比较正常的;同时晶银这类企业给阿特斯的支持较大,在其进驻之前,阿特斯是由三星供应,由于晶银的供应,三星的价格下降很多。

 

Q33:今年晶银这里的出货量预测?

保守估计出货150吨,目前还不知道疫情的发展情况,一季度的影响不是特别的大,但是4-5月份影响大。以前的4-5月份是旺季。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67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67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67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67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67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67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67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67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67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67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506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