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71 阅读

创业慧康 董事会秘书 胡燕总;总经理 张吕峥总

简单介绍

业绩表现处于行业前列。之前有投资者对疫情影响下的医疗机构预算有所担心,但根据我们的调研,预算没有太大变化。我们维持2020年订单增速维持30%增速的判断。2020年8月订单增速70%多,9月翻倍增长,10月持平,11月12月有超过50%的订单增速。从2020年12月31日落定的订单来看,2020年增速25%,有的订单由于招投标进度延后到了2021年。


我们每年底都帮客户做第二年报价准备工作。我们看到医疗机构、政府等的信息化预算相对于2020年的预算略有增长,所以我们对2021年订单增速预期在30%-40%。从与客户交流情况来看,高等级电子病历、互联网医院建设、互联互通、智慧医院、公共卫生补短板等都是信息化预算安排的内容。信息化建设向来是客户重视的内容。


2020年订单的构成与2019年所有不同,2019年院端:公共卫生端约为55:45;2020年院端与公卫端各50%。看2021年,我们认为比例延续各百分之五十,公卫端建设需求仍旧存在(隔离病房建设、传染病监测等)。


我们2018年提出一体两翼建设的战略。到2020年来看,各项业务推进顺利,完成了战略目标。物联网完成智慧化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提出了解决方案。2020年初的疫情至今,我们建设了300多接近400家互联网医院。运营收入相比2019年增加200%。


2020年总结

(1)在一体两翼的基础上,推出了统一平台下的多态智联产品。包括医疗+医保、养老+慢病管理(10’20),全场景的覆盖使得我们把行业内所有的软件产品做了覆盖,符合国家对于健康中国2030的整体战略要求。

(2)完成多态交易模式变现。实现了产品建设收入、信息化服务的收入、运营收入(来自于互联网事业群,2020年较2019年增长200%+),多态互联意在实现数据互联,服务客户,我们的目标是先覆盖到我们的客户群。


Q&A

问: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2021年下游医院预算服务情况相比2019年处于什么水平?

答:2019年1月4号签约福建协和(1.47亿),2019年一开年我们行业获得了很大的关注。从2021年角度来看,我们是基于2020年客户信息化支出预算来看的;对比2019年订单增速肯定更大,2020年相较2019年已经实现了25%的增长,2021年相比2020年预计可达30%-40%。


问:我们有没有基于云的等前端产品部署?

答:现在比较成熟的应用在医疗行业的云架构是混合云,行业内公司的混合云架构相关技术都比较成熟了。我们从2016年、2017年开始公共卫生产品都做公有云架构,很多公有云产品在做私有化部署。我们深圳市公有云连接了700家社康,25万日服务量,达到了云化部署的压测。


问:健康城市运营方面,今年的整体规划?

答:在健康中山的基础上,我们下半年和温州市达成了合作,其体量是中山市的3倍(城市人口);医疗资源辐射人口达到2,000万。我们在温州的模型与健康中山的有所区别,我们与当地政府成立了合资公司,推广健康温州平台。涉及三大运营模式——数据运营、平台运营、产品运营。数据运营方面,与大数据局合作研发数据产品;平台运营方面,当地政府给我们下达了行政要求,希望通过我们的互联网健康医疗平台打通温州的健康产业链,帮助温州医疗、健康厂商接入平台,做城市医疗产业链内循环;产品运营方面,涉及保险、第三方医疗服务保险服务产品,我们和当地卫健委、城投一起合作。


问:运营收入展望?

答:运营收入较2019年增长超过200%,2021年希望相比2020年提高100%。新增健康城市方面,一些条件化的产品服务、运营服务也在和一些政府接洽,比如南京的一些区我们在做健康护理服务。


问:与平安好医生的竞争与合作?

答:平安好医生强于线下C端客户,我们有比较强大的地方政府医疗资源。我们也在想怎么把医疗资源和C端客户对接,也在与平安沟通保险类产品开发。平安在城市运营方面也在摸索,我们在共同探索、合作。在健康城市方面我们与保险的合作会加快。


问:政策方向?

答:医疗机构方面,从前几年的电子病历等政策,2020年预计平均电子病历评级是2.5级,达到4级电子病历的目标还需要2-3年。国家卫健委把5级以下电子病历评审移到了省一级,国家评五级和五级以上。医保方面,新医保推广由于疫情影响滞后,完成省一级的医保平台招标过半,本来按照国家的要求市级要做医保平台接入,但预计会推迟到2021年。全国所有医疗机构要达到新医保监管水平,需要达到4级电子病历,使得医院对于信息化改造的需求加大。


公共卫生方面,12月出台了公共卫生信息化规范,与原来信息化规范相比,原来规范覆盖了60%,剩下的40%是新的规范要建设的目标。国家对于公共卫生信息化考评可能会出现,我们认为会出现新一波的行情。未来3-5年内,全国医疗+公共卫生信息化需求、业务改造需求处于大的风口。


问:去年底截至,三级、二级医院电子病历完成度?

答:三级医院4级电子病历过80%,二级医院落差非常大。平均级数在2020年末是2.5级。


问:医疗机构在医保信息化的投入的量级?

答:二级医院的改造200-500万,三级医院500-1,000万。


问: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费用预期?

答:沿海发达地区,县一级的公共卫生升级改造费用(纯软件)在1千万左右。


问:今年初与北大深圳医院深化了合作,建设进度如何?

答: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智能医院建设,包括AI、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都是在科室级的。他们选用了我们的多态智联,做数据打通,做智慧医院整体,一方面把现有平台接入,另外按照罗湖模式从中心医院覆盖到周边社区卫生中心,做医联体、医共体。整体是3千多万的量级。


我们觉得医院建设的变化能从北大深圳看到一个新的模型,从数字化医院到智能医院转型。国家卫健委在安徽合肥召开了第一届物联网医院大会,接下来会出现物联网医院的标准。北大深圳医院走在行业前列,它需要完成7级电子病历、6级互联互通的要求。


问:2021年各地区医院信息化建设节奏区别?

答:我们所有的行业市场在沿海-中部-西部分三个层次,沿海地区智能化医院会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主流,会搭载高等级电子病历和互联互通;中部地区基本做4级电子病历全覆盖,做与医保相关的医院等级评价指标,做4-5级互联互通;西部地区做全数字化医院整体解决方案。


问:2021年战略重点?

答:基础业务增长30%-40%,新的增量市场(医保业务)会开拓地市级项目,2021年的医保我们很期待。另外,多态场景按照国家政策指引,国家养老出了两个政策,所以养老平台也是我们的建设目标,分为公立机构、民营机构养老,形成养老整体解决方案。交易模式方面,互联网事业群会做好健康城市样板,2021年计划互联网医院预计接入500-800家医院,包含十个城市。


问:医保信息化方面,在后续省份的跟踪如何?

答:我们的策略是稳扎稳打,后续跟进的还有2-3个省。回顾1997年新医保改革,用了5年时间,整个医保厂商做了洗牌。我们希望新业务能稳步上前,做好5-6个省,进军地市,服务好客户,在新一轮洗牌中占领更大的市场。


问:未来往5-6级电子病历走,三级医院需要的时间?

答:医院管理研究所已经在制定5级、6级的建设要求,接下来预计会有一部分三级医院会强行到五六级。我们预计在近一两年会实施。


问:订单增速指新签增速么?电子病历占比?

答:指新签订单。电子病历在目前医疗机构订单中占约40%。


问:养老平台商业模式?

答:不是开发一个全新的产品平台,过去已经有所积累。过去有大量的需求与医、养、护相关,我们过去以医院的形式来做养老信息化服务,我们现在把这些业务需求整合。把养老机构、社区机构连为一体做养老信息化,形态有两种。一方面,公立养老机构、社区、家庭养老由政府买单,我们做信息化建设,我们与政府、民政局在沟通;另外,做养老互联网平台,我们做连接,第三方做养老增值服务产品。只有医疗资源、公共卫生资源接入,养老才能变成实质内容。


问:养老项目报价怎么样?

答:政府养老平台建设与现有报价模式类似,养老机构相当于医疗机构,社区养老机构相当于社区信息化+养老内容,家庭养老服务我们与运营商服务,由运营商提供家庭养老设备。1千万到3千万不等。


问:医保方面,今年30%-40%有没有考虑这一部分?全国地市级的节奏怎么看?

答:省一级医保平台无所谓中哪一个标,相当于拿到了地区门票。我们在国家医保局中标了核心医保平台,在省一级项目中会重视核心医保、监管、平台连接、区域云医保HIS,这些都是我们的强项。按照国家医保局的按照,完成省级招标后,需要完成一两个地市的试点。现在国家也圈定了DRGs、DIP的试点城市,我们也认为这些城市也会成为医保信息化建设的省份。预算和实际中标金额会有出入,地市级招标的金额不会很高。


问:国家支持养老机构的信息化,在健康中山也有养老模式的探索,在养老方面是不是有先发优势?

答:国家出台养老政策,我们按照国家的政策把政府养老平台先做好,政府才会允许我们做增值业务。从社区延伸到个人需要先做完,后面才讨论增值养老服务。这一领域是由民政、卫计来做。我们只做平台接入,把养老的医疗服务资源与公共卫生在平台上互联互通。


问:在手订单金额?相对去年同期增速?

答:1月份在手订单接近1.6亿,同比增长45%-50%。


问:公卫2021年增长点在何处?

答:公卫需求来自于第一是疫情相关的内容,疾控、疾病预防、急救、疫情直报等能力提升;第二是医疗资源平衡问题,区域医联体、医共体需求增长比较快;第三是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公共卫生信息化规范,新一版内容多了40%,对于特种病的早预防都有具体的指标要求。


问:过去行业内公司股价表现不如意,原因?

答:我们医疗信息化的股价不是很好,我们期待投资者对行业认知能够提升。


问:行业有很多增长机会,行业内有很多公司,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答:东软强老社保、老医保带动医疗信息化,在新医保上没有入围;卫宁健康与企业基因有关,以大型医疗机构向全国扩展;东华先做系统集成公司再做医疗,也做大医疗机构;和仁科技做军队医院。我们原来做小医院,做一级、二级到三级,也是全国最早做公共卫生、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公司。我们医疗、公共卫生同步布局。有的省在医疗资源布局不一,在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会有侧重,而我们都有布局,所以订单没有下滑,表现比较好。


问:公卫覆盖率如何? 

答:几家头部企业在中国的行业市场的信息化覆盖率不到50%,还有50%多的厂商是区域厂商,我们接下来的客户会来自于以前区域厂商的客户。近一两年卫健、医保到养老,需要新的产品研发迭代,上市公司才有相关积累。我们每年新客户订单会有20%-30%增长,这些都来自于原来区域厂商的客户。


公共卫生已经完成了电子健康档案全国覆盖,接下来需要在覆盖后提升质量,涉及医疗、公卫数据集成,带来医联体、医共体假设需求。长三角、京津冀需要医保跨区域结算,在大区域内要做医保、医疗数据互联互通。未来3-5年全国公卫建设需要做改造。


问:行业医疗的需求大于公共卫生吗? 

答:创业把公卫、医疗做了切分和统计,医疗、公卫对半开,未来3-5年也是同样的发展趋势。


问:长期市占率设想和期待?格局变化会怎么样?

答:未来5年时间内,希望全国头部上市公司市占率做到70%-80%,压缩区域厂商的市场。第一梯队市场份额在3-5年有增量空间。格局会向一梯队上市公司集中。


问:与做医疗云的公司的竞争关系如何?

答:现在还不是竞争对手,他们是大数据产品提供商,我们的客户如果想用他们的大数据产品,我们可以做平台服务、集成服务。我们帮助政府、医疗机构做业务流程信息化,业务上云,帮政府做大数据分析,智能诊断辅助决策等内容。新的类似于医渡云等公司其大数据人工智能还不和我们的业务相关。中国的医疗数据如果未来能够开放,市场能够起来,现在的医疗数据全是政府的。


问:市场上现在的大数据、云服务商市场口碑最好的是哪些?

答:我们帮助医疗机构选型,做产品接入。市场上做的公司很多。


问:客户下订单的时候会要求下大数据、人工智能产品吗?

答:沿海地区比较多。去年签的福建协和的大单,其中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块,是我们和平安合作的。


问:去年初在北京发布的多态智联产品,去年收入和今年收入预计?客户反馈如何?

答:去年1月发布,分两种形态,一个是医院全系列产品在医院改造使用,目前有三家医院选型。另外是多态智联相关产品,比如平台产品,已经用平台产品取代了过去的大数据产品,今年有20多家机构使用多态智联平台产品,大概有一两亿。


问:去年现金流的情况,未来客户、销售拓展措施?

答:2019年慧康物联账期调整影响现金流,2020年影响消除,三季度现金流很好,全年现金流会不错。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71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71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71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71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71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71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71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71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71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71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411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