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50 阅读

1.2019年业绩回顾及未来展望:

2019年公司营收11.97亿元,同比增长27.02%,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39.38%。公司运作平稳,反倾销导致国外客户将客户订单改到欧盟境内或台湾,因此公司内外销比例发生变化,内销比例由2018年的55%下降到2019年的45%,但公司95%的产品最终消费还是在境外。得益于美国市场的开发,公司一到四季度销量平稳,淡旺季现象不明显。

营业分析中,中置电机的占比40.77%,营收同比增长25.75%,与整个欧洲市场的趋势接近,轮毂电机的销售占比25%,增速在下降,其他产品销售增速25%左右。研发费用方面,去年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投入增加43.35%,研发投入占比3.67%。成本分析方面,中置电机和轮毂成本都在下降,销售价格同步在增长,主要得益新产品的开发和替代,研发往中高端走。前五大客户、供应商占比分别为29.47%和33.73%,和18年接近,比例保持稳定。

公司的下一步经营方针:1)加大研发力度,以技术、产品为导向,在欧美市场打高分,在技术上边保持根基、超越;2)产品慢慢做标准化,投入更多精力、设备、资金,提升产能和产品质量;3)市场开拓加大品牌宣传,中高端客户慢慢介入;4)公司内部加大梳理,明确执行力,引进高精尖人才,考核更加规范透明;5)加大信息化投入,提高效益,与子公司协同作战;6)不断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控制成本,提高未来与电动自行车上下游的关注度。

2.问答环节:

Q:一季度疫情的影响,公司和行业的经营情况?

A:早期国内影响不大,主要因为春节放假以及公司有备货;2月底开始,欧美疫情严重,对公司影响较大,有些客户的既有订单没有取消,但是要求推迟发货,时间节奏往后推。欧美疫情对复工的压力较大,东欧承接了一部分国内自行车的制造,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有些国家还在开工,有些国家已经停工。终端销售方面,3月份之后有些地方不允许销售,但德国80平方米以下的店面允许开放。美国的影响比较大,订单往后押,但网络销售商的订单没有停。目前公司零部件已经备好,海外市场一旦启动就可以准时交货。

Q:产品结构中轮毂和中置电机的后续展望?

A:欧洲市场中置电机更受到客户的青睐,市场的中置占比越来越高。但轮毂电机公司不会放弃,要保证客户的产品需求都能满足。行业角度,欧洲市场有部分国家消费者购买力较高,购买中置为主,购买力较低的以轮毂为主,轮毂目前仍然有市场。美国市场大部分是改装、网络、公租,公租车以轮毂电机为主,轮毂市场容量在扩大。

Q:未来的配件配套率会提升到什么程度?

A:公司偏向发放完整的产品体系给客户,使得服务及时,开发速度可控;但每个客户有自己整车设计的个性化,个性化可能不接受配套,影响成套率。公司的配套率在上升,希望越来越标准化,配套率越来越高

Q:欧美未来的订单趋势展望?欧美疫情发展对骑行习惯的影响?

A:短期疫情在变化,不好讲;长期来看,原有的产品需求不会减少,反而增加。这是因为疫情使得电动车运动更加普及。美国是网络销售,短期没有影响,长期没有担心。

Q:疫情下的经营策略?员工稳定性如何保证?

A:生产订单往后延,一线员工目前只有200多人,工作量是增加的,疫情导致研发效率降低,沟通销量降低、营销也要花更多时间。目前全体员工正常上班,8小时工作制。

Q:供应链供应商是否有持续经营风险?

A:公司做了协调工作,确保供应商核心岗位的人员稳定,为恢复做准备;公司有库存,能马上启动,公司员工和供应商的骨干都有准备。

Q:产能方面,中置和轮毂的产能利用率最高多少?新产能什么时候投放,投放前是否有瓶颈?

A:这几年产能比较饱和,目前的产能是17年的水平,17-19年没有新的产地,只能不断改造,提高产能。目前是工作9小时,如果今年疫情正常,波兰还有两条线,已经到位,产能到位时,能增加30万台产能。

Q:中置和轮毂电机单位原材料的规划?

A:原材料成本是下降趋势,因为销售数量增加,供应商不断投入导致成本下降。公司会继续做下去,使生产工艺匹配产品数量,成本还要往下走。

Q:欧洲各国之间电踏车渗透率差别为什么较大?未来渗透率低的国家增速如何?

A:东欧和西欧不同。1)购买力,电踏车是中高端消费品,波兰、德国购买力高一些,东欧购买力低一些;2)骑行习惯问题,欧洲国家骑行文化比较浓厚;3)整体环境,荷兰对外部比较开放,渗透率最高,德国骑行文化没有荷兰深厚,但人口多,更加年轻,对产品购买更理智,发展慢一些;匈牙利等国家增速较快,但基数不高,有一定的提升,未来东欧国家渗透率会持续提高。

Q:毛利率提升的空间在哪里?

A:采购成本的下降是一部分,但更多是产品的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相对毛利率较高。中置电机50%的毛利率,在研发和技术是匹配的,先进的产品消费者愿意接受,可以保障毛利率;50%毛利是与公司研发、质量成正比。

Q:研发投入费用化的比例?

A:研发费用包括工资,和新产品的设置材料、模具费用;产品开发周期短,研发投入都是费用化。

Q:波兰工厂的资本投入规模,什么时候贡献收入?

A:波兰总投资600万美金,波兰制造成本比国内高,还没全线开通,主要做小单;后边东欧需要交货时间比较快的,量会上来。波兰目前一大部分工作为服务工作,保证售后服务的速度和质量,客户对反映的速度比较满意。

Q:对国内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如何展望?

A: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在国内天津增设一个全资子公司。国内前两年和小客户有合作,把国外经营经验用到中国,为了保证更好地服务装备厂。

Q:台湾整车的电机是进口还是自产?

A:目前反倾销,有部分客户把订单放到中国台湾做;中国台湾对零部件的来源没有要求,中高端的电池在中国台湾做,电机还没在中国台湾做。

Q:公司是否测算过多少比例营收来自共享单车,毛利是否和其他业务有区别?

A:欧美地区没有把共享单独列出来,因为价格没太大差别,共享的小单占销售额大概2-3%。国内共享的毛利率肯定有很大的区别,未来国内数量慢慢提升,最终以量大推动业绩。

Q:欧洲中置电机市场渗透率提高,是否价格要降低一些?中低价位的中置电机性能差异?

A:中置电机慢慢有高中低端的区别,公司近年推出了M200产品,成本角度和禧玛诺差别不大,价格和禧玛诺尽可能区分;后续主要看市场的接受程度,公司在品牌和服务的差距靠产品来弥补。M200对E4000仍然有优势,中低端市场不会受到影响。未来花更多精力开发中高端,提高公司品牌。荷兰德国对中置电机产品升级要求越来越高,趋势是产品越来越细化,公路车山地车对产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一体化要求更高,对技术有挑战。

Q:传统自行车的量比较大,传统自行车厂是否开始加大电踏车的布局?我们是否有机会切入供应链的机会?

A:这几年传统自行车长做电踏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一些传统大品牌已经和八方一起做研发开发。

Q:中置电机的价格天花板?

A:中置电机一套系统500美金,带电池的700美金,便宜的300美金,和其他品牌差不多。尚未到天花板,技术提升可以使价格上升,未来仍然有上升空间。轮毂电机目前看使用场景,三轮、功率较大的产品价格比较高,目前没有到天花板,功率、寿命等要求都有提升的空间。

Q:进入大客户的可能性?

A:大客户不止考虑产品价格、性能等,还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接受程度。短期要成为主力供应商的难度较大。

Q:电踏车以外是否有其他产品的规划?

A:目前一门心思还是放在电踏车行业,行业保持稳定增长可以期待,未来三年不考虑跨出本行业,因为目前还没做到行业老大,地位尚未稳定。

Q:公司增速是慢于欧洲行业还是快?

A:公司增速没有赶上欧洲,主要是因为反倾销的影响,18年主要是存货的问题。

Q:中置和轮毂未来市占率的变化?

A:中置与博世比,更晚进入市场,博世也是本土品牌,有先天优势,目前公司与禧玛诺差不多。公司未来中低产品的市占率会保持,品牌上去了,中高产品的市占率会提升。轮毂仍然有很多改进的地方,要保证毛利的投入需要不少,公司主要靠研发保证客户需求,保证盈利的空间。

Q:中置电机内置力矩传感器,轮毂电机是否需要?

A:中置电机也有配置速度传感器的,轮毂电机也可以配置力矩传感器。欧美更加讲究骑行体验,力矩传感器有更大的市场。

Q:传感器的技术路径和博世、禧玛诺一样,成本是否一样?

A:公司的力矩是根据应力来的,和博世的原理一样,禧玛诺的不一样,是电阻变形片,成本较低,但有很多技术难度。

Q:欧洲市场的补贴是否有什么进展?

A:法国今年有补贴,去年北欧有补贴,东欧有些国家有补贴公租车的项目。

Q:2019年分地区,欧洲亚洲的收入比例和同比增速?

A:欧洲75%,美国20%左右,日本在万台左右,比例较低。

Q:美国、日本、国内市场,未来三年内的销售规划、战略目标?

A:美国主要是公租和改装,基数比较低,未来增长比较快,随着法律的出台,后续的规范化有帮助。欧洲市场,波兰等稳定,德国、东欧快速发展,欧盟未来保持20%增长;国内,商家在尝试引进电踏车概念,目前尚不理想,比较容易成功的在公租车领域,公司也在布局。

Q:产品需要持续升级,后续升级的路径和空间?品牌投入和进展如何,未来如何提升?

A:中置升级,电踏车基于自行车的思维,高端的就是轻型,中置电机要求越来越轻、功率越来越大,爆发力要与人的骑行贴合。未来升级的路径有材料轻量化,导热材料,人机结合,智能化,电踏车还没到技术的瓶颈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日本市场较早起步,法规限制了发展,对爆发力的实现比较难,消费者也比较传统;欧美的技术已经后来居上了。

公司品牌投入:线上(粉丝群、YouTube推广等)、杂志媒体(欧美建立合作伙伴)、整车品牌商的展览、荷兰车队冠名代言、中高端整车厂品牌合作。

Q:公司产品价格不断提升,欧洲渗透率在提升,如何理解?

A:渗透率提升是因为欧洲发展不平衡,整体是一个消费升级。公司价格上升的原因是中置电机价格大部分比博世低,有上升空间,获得市场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的认可,价格可以往上提。全世界的趋势是整车价格往下走,但毛利率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博世、禧玛诺要加大市占率,就需要价格往下降,但是这会给公司在中高端的发展创造机会。

Q:电池的稳定毛利率

A:目前主要是OEM制造,10%,自己产线上来后,毛利率能有上升,数量大的话提升较大。需要看产能和市场的消化情况,目前电芯主要用三星、LG和松下的,采购优势还不能体现。

Q:博世的力矩传感器是技术还是产品外购?

A:以前是产品外购,现在是技术外购。

Q:轮毂电机的市占率?

A:欧美市场的市占率比较低,一方面是反倾销,另一方面是以往客户一部分转到中置电机。目前国内的中置电机的数量有限,国内市场只能看轮毂电机。

Q:消费者对电踏车品牌的感知度体现在什么地方?选择的差异度在哪里?

A:95%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是根深蒂固,对博世是普通消费者的认知,禧玛诺是行业的认知。公司目前走整车品牌的认可,主要看技术、产品性能、品质等,专业领域引领公司往更高端走。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50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50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50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50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50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50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50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50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50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50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413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