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文章类别

投资入门

调研纪要 54 阅读

管理层简述:

经过疫情,数字化成全球共识;阿里的中国零售平台继续保持增长,9月底,零售平台的购买用户AAC达到7.57亿,比上季度末净增1500万,中国零售品台移动月活在9月达到8.81亿,比6月增加700万。

本季度天猫实物商品GMV(不含未支付订单)同比增长21%,快速消费品贡献最大,季度成交同比增速达到28%,食品和健康产品的增速分别达到38%和50%;天猫服饰本季度增速超过去年12月季度的增速;数码和家电同比增速放缓,部分原因是苹果新手机发售时间的不同,10月,天猫手机品类GMV的同比增速超过50%

本季度,手淘改版,受到用户的欢迎和好评,新的首页强化用户沉浸式体验,增强推荐流。新首页上线后用户使用app时长,浏览商品和内容数量有所增加,这为以后商业化变现提供良好基础

作为服务于价格敏感型用户的业务,淘宝特价版app继续快速发展,9月月活达7000w,比三个月前净增加3000万,同时使用手淘与特价版双平台的消费者在使用频率和支出方面的增速显著高于仅手淘的消费者

双十一,今年的活动周期由往年的单日活动转变为11日,11月1号作为一个阶段消费窗口,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消费者消费机会,增加消费时长,减轻对社会物流的压力,提高消费者体验;对于商家而言,他们能更好的利用双十一在疫情后恢复业绩增长;不仅限于线上,本地生活业务与支付宝一起,提供吃喝玩乐服务;今年双11,提供了更多年轻态娱乐化的互动产品;消费者有更快乐的购物体验,商家有更好的品牌价值表达的平台。

11月1日,双十一第一天 110min,100个品牌GMV过亿;357个新品牌在细分品类排名第一

盒马、淘鲜达作为新零售业务快速增长(疫情期间),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形成的在家庭周边购买日用品与生鲜的消费习惯在进一步巩固;所有的线下商业通过线上服务周围的消费者已经成为日常经营的必要选择

10月份追加投资36亿美元获得高鑫零售控股权;目的是推动新零售的探索,推动大卖场业态数字化改革,发挥高鑫的商品供应链优势,与阿里生态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饿了么得日均付费用户同比增加45%,这是得益于高品质商家和内容的引入,支付宝继续在帮助饿了么在获客方面做出贡献;饿了么在通过品类的扩张和商家的引入成为到店与到家的综合服务平台

阿里与国际有关的业务在快速增长;天猫国际gmv本季度同比增长37%,9月底入驻品牌商家数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10月宣布了与国际免税零售商dufry的投资,组建合资公司,探索免税品零售;Lazada本季度继续快速增长,同比增速在疫情影响下超过100%;Aliexpress作为跨境出口平台,因疫情遭受影响的业务在持续回暖

菜鸟在国内外继续投入,面向国内的服务(驿站、裹裹)在快速增长;菜鸟驿站(社区或校园的最后300m的代收与自提服务)与菜鸟裹裹(app,众包模式的收寄件服务)继续增长;国际上,在15个国家地区(合作伙伴)建立了本地物流网络;9月投资者大会上,预计本年度菜鸟经营现金流转正,对业务进展与财务改善的乐观,未来继续扩大投资

阿里云同比增长60%,公共服务和金融领域是本季度增长最快的行业;投资者大会上分享,预计本年度有望盈利;我们认为,云计算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但云计算仍在早期发展阶段;阿里会继续加大这一投资

蚂蚁的ipo在10.30截止认购;然而,11.3蚂蚁宣布监管部门通知,实际控制人被监管约谈,及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发生变化等重大事项,暂缓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暂缓;作为股东,阿里将积极评估其对业务的影响并采取合适措施

如同张勇在投资人大会上分享的那样,数字化进程是这个时代的最大机会,阿里过去20年的努力以为此做好了准备;展望未来,阿里会坚持内需消费、云计算与大数据、全球化三大战略,面向未来发展

 Q&A环节:


Q:公司对高鑫零售追求合并一体化进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公司自营模式与第三方卖家冲突时,如何进行流量的分配?

A:关于高鑫零售获得控股权的目的,一方面我们希望更好利用其在全国实体店的布局,另外也可以更好利用其成熟的供应链网络,从而能和阿里巴巴的多个不同的业务板块有更好的化学反应。同时,公司也希望借此机会,对大卖场的业务模式也会有非常好的帮助。


对阿里巴巴来讲,我们从来都相信平台模式,3P会始终优先,只有在某些特殊品类,比如百货、生鲜等物流成本较高,不适合第三方模式,我们会以1P模式借助线下合作合伙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另外,我们的1P模式和其他平台的也有所不同,我们在帮助合作伙伴销售商品的同时也在帮助他们推广产品和品牌,同时,公司还有B2B批发业务。


Q:其他公司也投入了很多资源在社区团购业务,阿里在这方面的策略?

A:社区团购方面,市场的确是白热化的,有很多主体不断涌入这个板块,公司也在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公司一直认为任何业务模式是否有效,最终要看客户的体验以及给客户带来的价值。社区团购的发展确实与消费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对于低线城市、农村地区等。阿里很多的新兴业务和计划也都是针对低线级城市和农村地区来推出的,公司也在不断地为其发展出新的业务模式,这就包括了阿里在团购方面的一些尝试。公司认为这种业务模式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所有的主体都在寻求把握客户,但如果有人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与价值,那么这些消费者也很容易转变,我们相信阿里是拥有最好条件、处于最佳位置的,可以把握相关的机会。


Q:后半年云业务盈利情况如何,长期来说利润率和国际上其他云计算公司比较看如何?

A:公司的云计算业务是接近达成盈利的,单季度亏损额为1.6亿元,EBITA Margin仅-1%,预计在两个季度以内转正,实现盈利。关于长期的利润率水平,公司认为没有任何理由说云计算业务不能达到其他云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会继续专注于扩大市场领先地位和提高利润率。


Q:公司新零售收购项目的机会有多大,能带来多大的差异化?

A:最近政府发布了将海南岛打造为自由贸易港的综合发展计划,公司认为旅游零售业务以及免税品销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去海南旅游消费比去往其他目的地更加方便。因此公司在免税品板块做了投资,也非常高兴能与dufry合作设立合资企业,很好利用其供应链来共同发展业务。当然,公司也与其他的本地合作伙伴在进行协作,创造必要条件来让业务获得很好的发展。阿里有很多的基础设施都与旅游零售等新机会息息相关,比如数字钱包、旅游平台以及零售平台,这上面有几亿的消费者,其中很多人也可能是旅客,可以去自由贸易港、免税店进行消费。因此我们会利用好阿里的所有这些优势和资源,来发展好旅游零售的业务。


Q:线上零售的增长是否已经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A:公司认为疫情是加速了数字化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人在疫情来临之后成为了线上的消费者,这是一个必要的选择。而且从其消费的频率上看,从之前服饰、电子品、快消品等渗透到了食品、饮料、生鲜等方面。公司认为疫情加速了这样的数字化进程,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到线上进行购物消费。公司认为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们的生活恢复了正常,但疫情期间养成的习惯还会继续,线上购物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


Q:双十一期间淘宝改版对搜索广告和推荐广告有什么影响?

A:因为双十一不仅是消费的节日,也是与用户进行互动,使用户产生更多浏览行为的节日,所以我们新的改版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同时增加用户的浏览时间和消费,有助于用户在双十一中发现他们感兴趣的商品,从而转化为消费者。同时你提到的搜索和浏览的问题,这两个功能服务于不同目的的消费者。搜索行为服务于有明确购物意向的消费者,而推荐流浏览是创造消费者需求,使其发现想不到的商品,这两个功能是互补的。从我们的季度报告中可以看到,我们的搜索广告保持健康增长,同时推荐流也带来更多的用户市场和点击量,为商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Q:针对小贷的监管改变后对阿里系电商中花呗、借呗支付的GMV占比有什么影响?

A:阿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多样的支付选择,包括银行卡、花呗、借呗支付等,但没有单独统计花呗、借呗的支付占比,阿里更关注用户支付的成功率和多样化的用户体验。 


Q:淘宝特价版新增用户中有多少与淘宝重叠?

A:淘宝特价版是独立的业务,因此没有将现有的淘宝用户向特价版进行转移,主要通过互动和营销吸引新用户到淘宝特价版,特价版主打高性价比,两个平台定位不同。特价版的九月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000万,比三月增加3000万。因为淘宝在中国网民中覆盖比较高,因此和特价版用户不重叠的可能性较低。目前发现同时使用淘宝和淘宝特价版的用户消费额有所增加。


Q:研发中投入是否增加,都用于哪些项目?

A:我们确实有提高研发方面的投入,包括产品开发等。 虽然创新业务占比较小,但是确实亏损会有所扩大。在我们的创新业务中,包括三年前成立的达摩院,其目的是先进科技的研究,而且我们的宗旨是希望达摩院甚至可以比集团更长久。但达摩院的研发项目不能公开。九月份在杭州的云栖大会上,达摩院做了部分介绍,可以有所了解。达摩院下设很多实验室,都是一些前沿的高科技领域,包括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等。 


Q:核心电商利润率放缓是结构性导致,还是疫情后经济未完全复苏导致?另外是否与淘宝特价版和聚划算这些新兴业务的推出有关?

A:首先第一点,我想重申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作为一个整体,不是分开不同的业务线,所以我们是作为整体来看待它的增长和总体表现。当然我们会对不同的业务设定具体的指标。刚才你问到核心商业市场,我们利润的同比增长达到28%,纵观全球所有同业公司,阿里应该属于极少几家能够实现利润20%以上增长的公司。其中,淘宝特价版和聚划算也是阿里巴巴的主动投资。一些新兴的业务包括新零售、菜鸟和进口业务其实也属于核心业务。


Q:非核心业务利润率的提升,更多来源于结构性提升,还是集团内部资源的再分配?

A:除淘宝之外的核心业务总体亏损在收窄,当前季度亏损50亿,去年同期亏损70亿。除此之外的创新业务,包括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的总体亏损在减少,一方面因为达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提高了运营效率,今年这部分业务的亏损收窄为47亿,去年同期亏损65亿。


Q:请问第三季度财报中提到的GMV增长是否包括淘宝特价版?

A:目前GMV的计算根据商家类型区分为淘宝商家和天猫商家。其中部分的淘宝商家可能同时在淘宝特价版上经营。


Q:淘宝特价版的变现模式是否与淘宝类似,还是为商家提供一些辅助帮助商家进行变现?

A:淘宝特价版目前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占比是在快速增长阶段,用户增长很快,当前目标是推进用户的消费增长。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柏楚电子分析师交流纪要20220617(54 次阅读)
  2. 广联达投资者交流20220616(54 次阅读)
  3. 中控技术交流20220615(54 次阅读)
  4. 传音控股交流20220616(54 次阅读)
  5. 中控技术交流 20220614(54 次阅读)
  6. 百度2022年第1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 20220526(54 次阅读)
  7. 网易1Q22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5(54 次阅读)
  8. 快手1Q22业绩电话会议纪要20220524(54 次阅读)
  9. 金蝶国际交流纪要 20220523(54 次阅读)
  10. 用友网络交流纪要20220525(54 次阅读)

本网站的行业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均来自互联网;本网站的行业分析公司基本面分析由唯常思价值投资网整理编辑,不涉及任何股票的推荐。 由此 <<返回首页>>
cache
Processed in 0.00380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