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入门
“工业的血液” ,具备耗材属性。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工业领域,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根据亿渡数据, 2021年工业气体下游应用中,钢铁、石油化工、电子产品、其他化学品领域占比分别为24%、18%、11%、11%。
大宗气体占比约80%,纯度要求低,产销量大。按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气体主要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大宗气体包 含氧氮氩等空分气体以及丙烷、氨气等合成气体,主要应用于钢铁、化工、冶金等行业。 特种气体占比约20%,对纯度、品种、性质要求更高。特种气体应用在特定领域,可分为标准气体、医疗气体、激光气体、 食品气体、电光源气体以及电子气体等。在特种气体领域中,电子特气占据主要份额,约为60%。
一、行业特点:长坡厚雪优质赛道,易产生大市值公司。1)万亿市场。工业气体具备耗材属性,全球市场规模超万亿,国内约 2000亿。2)顺周期属性与长期成长性兼备,预计国内市场规模22-26年CAGR+9.7%。3)外包供气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外包供气 在成本、效率、安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预计国内外包供气占比将从22年59%提升至25年的64%,相较发达国家80%的比例,仍有 提升空间。4)易孕育大市值公司。工业气体全球龙头林德已达万亿市值,国内企业具备大市值发展潜力。 二、商业模式:攻守兼备,护城河不断拓宽。1)现场制气本质为运营模式。定价模式类似“成本加成法”,成本中能源成本 (主要是电力)占比约80%,价格体系相对稳定,且为“照付不议”合同,因此收入、盈利、现金流均相对稳定,具备防御性。 随着财务费用及折旧摊销的下降,项目盈利能力呈现两阶段提升。竞争加剧下新建项目收益率逐步降低,核心竞争要点为成本管 控及零售业务协同能力。2)零售供气弹性在于价格,竞争在于渠道。a) 零售气①主体为现场制气站,销售对象为终端客户或分 销商,盈利弹性对应价格波动;b)零售气②主体为分销商,从管道气商采购气体,经过分装&物流运输后销售给终端客户,主要 赚“渠道”的钱,竞争要点在于建立高效的物流运输渠道。通过收并购完成区域整合后,可进一步赚“格局优化”的钱。 三、竞争格局:份额集中,错位竞争提速国产替代。1)行业集中度高,全球CR4/国内CR6分别为54%/72%。气体运营项目具有排 他性,在经济性&提升盈利的考虑下,企业倾向于通过收并购扩大份额并实现格局优化,故行业易形成寡头垄断格局。2)设备是 国产替代基础,20年内资份额超75%,已实现追赶。3)通过区域、产品错位竞争,加速国产替代。a) 中西部地区拓展:外资已 较早在华东、华北、东北地区(经济发达或重工业地区)布局,竞争激烈,中西部地区成为突破口;b)发力特种气体:海外份额 高、国产替代空间广,目前国内产品技术已达标,在政策倾斜、价格优势的助力下,本土企业国产替代有望加速。